随手抓一把死蚬子,发现有的是刚刚张嘴,有的蚬子肉已经腐烂发臭,有的则干脆只剩下空壳。 |
近1700亩的养殖滩涂上,到处都是死亡发臭的蚬子和空蚬子壳。 |
据介绍,该处海湾附近,有十来家工厂,这些工厂排放的污水都通过暗渠,流入海湾,造成一定程度的海水污染。 |
大连1700亩蚬子绝收 疑因工业废水污染(组图)
新商报讯 4月21日早晨,在大连甘井子区营城子镇西小磨子村海边,天空阴沉,零星飘着雨点,6级以上的东北风让人丝毫感受不到春天的温暖。西小磨子村最大的蚬子养殖厂负责人于锦生站在海水里发呆,在他眼前,近1700亩的养殖滩涂上,到处都是死亡发臭的蚬子和空蚬子壳。“恐怕要绝收了,估计至少损失1600万元。
1700亩滩涂 铺满死蚬子
4月21日9点,记者来到于锦生负责的蚬子养殖滩涂,由于赶上退潮,浅滩上的海水刚刚没过脚踝,记者换上水靴,跟着于锦生一起进入蚬子养殖区,走访查看过程只能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整个滩涂上铺满了死蚬子和空蚬子壳,滩涂边缘地带,海浪将死蚬子涌积成堆,最深处将近半尺。随手抓一把死蚬子,发现有的是刚刚张嘴,有的蚬子肉已经腐烂发臭,有的则干脆只剩下空壳。死蚬子堆积多的地方,海风一吹,散发出刺鼻臭味,吸引了大量海鸥赶来争食腐肉。
“每天都有成批的蚬子死亡,一茬接着一茬,看着让人揪心。”于锦生说,正常情况下,蚬子应该藏身在淤泥中,而现在养殖区里差不多所有蚬子都先后从泥中钻出来,显然是受病了。“应该是水质出了问题,蚬子吸进有污染的海水后,挣扎着从淤泥里钻出来,然后就一批一批死亡。”
养殖厂几近绝收
损失至少1600万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块养殖滩涂是于锦生所在公司的老板在1994年从村里承包的,一直养殖蚬子,从未发生过这么大规模的蚬子死亡事件。按照养殖规律,每年三四月份,正是养殖厂销售蚬子的时节。3月初,该养殖厂向日本出口了20多吨蚬子,不料刚运到日本,对方就要求退货,原因是很多蚬子已经死亡,有的甚至发臭了。“这种情况以前从来没有过,几乎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养殖区里开始出现大量死蚬子,以后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到现在,养殖区里的蚬子几乎死光了。”于锦生说。
据于锦生介绍,去年他们在养殖区里投放了价值800万元的蚬子苗,本来指望今年春天,蚬子成品可以出口到日本、韩国卖个好价钱,不料竟血本无归。“如果没有这场灾难,去年投放的蚬子苗现在大多已经是成品了,再加上往年养殖区里存养的大蚬子,总数应该在1500吨左右,最保守估计,损失也应在1600万元以上。”
“我们天天都盼着蚬子死亡的势头能停下来,但每次用耙子一挠,总是一堆死蚬子或空壳,公司老板看着上火,已经不敢再到现场看了。”绝收让养殖厂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让于锦生和公司老板更担忧的是,这种情况下,新一茬的蚬子苗不敢投放,明年怎么办?如果水质问题不能彻底解决,余下的七八年承包期怎么办?
附近排污口流出
大股黄绿色污水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养殖区的蚬子死亡绝收?于锦生和他的工人们都认为这与附近工厂向海湾排污有关。“工厂排放的污水,流入海湾,有时,我们亲眼看到成股的污水涌进养殖区内。曾经有一次,工厂排污竟导致整个海湾海面上,呈现出酱油色。”
为了求证这种说法,记者随后走访了该村一些村民,据他们介绍,该处海湾附近,有十来家工厂,这些工厂排放的污水都通过暗渠,流入海湾,造成一定程度的海水污染。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在距离于锦生负责的养殖厂约1000米处,找到了一个排污口。只见黄绿色的污水从各个暗渠中流出来,汇集到河沟里,最终蔓延入海。这些污水散发着刺鼻臭味,其中似乎还夹杂着硫酸的异味。
专家说法
该处海湾纳污能力较差
甘井子区海洋渔业局海监大队有关人员表示,他们接到于锦生等人的反映后,立即赶到现场调查,并查看了排污口。初步分析,工厂排污确实对该处海湾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由于污水是从暗渠中排放出来的,很难确定具体是哪家工厂排放的。目前,海监大队正准备向环保部门提出相关建议,以妥善处理此事。另外,海监大队工作人员分析认为,由于该处海湾有岛、坨围堵,海水循环慢,流进来的污水不易被海浪冲散,纳污能力比较差,并不是养殖的最佳场所。
记者随后将此事反映给环保部门,他们表示,将尽快派人到现场详细调查,但“蚬子到底因何而死”不能草率下结论,应由权威部门取证鉴定后再定。
来源:新商报 记者 曲家乙 文 雪林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