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武警指挥学院内卫指挥学科部主任郭修斌
本报记者 郭晓宇 通讯员 杜永和
主人公小传:郭修斌,湖南华容县人,1947年11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现为武警指挥学院内卫指挥学科部主任,技术4级,大校警衔。
60岁的年龄,40年的兵龄,二十多年的教学科研,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知名教授,从一片空白到建立完善学科,岁月流逝,光阴荏苒,一连串的数字就是郭修斌书写的人生。
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勤奋学习,勇于探索,把教书育人作为崇高使命和人生追求,为武警内卫指挥学科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出版《防范与处置突发事件述要》、《武警防暴学》、《武警内卫学科体系研究》、《武警指挥研究》等教材、专著39部,发表学术论文七十多篇,共计五百多万字。
20多年潜心研究,创建完善内卫学
郭修斌深深感到,部队要发展,军事理论必须先发展。武警部队要发展,必须有军事理论作指导。
研究新的学科———内卫指挥学科,要涉及十几个学科门类知识,在国内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专门机构去研究;国外更没有现成的理论可参考。
当郭修斌决定研究攻克这一难题时,不少人劝他,在这个领域很难出成果,甚至可能出不了成果,还可能犯错误。如果想做学问,最好远离敏感课题,免得辛辛苦苦干了十几年,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是进是退,郭修斌经历着一次严峻的考验。他准备迎接挑战……
郭修斌告诉为他担心牵挂的亲人和朋友,既然国家需要内卫指挥学科,军事理论研究需要填补这个空白,武警发展和建设急需这个学科理论作指导,作为长期受党培养的一名战斗在教育战线的老兵,在这种选择面前,没有退却的理由,只有前进的义务。
当深入到内卫学这个领域里,郭修斌才真正感到比他想象得更难。为给内卫学作出准确的定义,他先后走访了公安部、安全部、司法部、军事科学院,研究了公安学、军事学、政治学和警察史等,阅读了几百万字的资料。平时和外出开会,他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图书馆和书店。享受师职待遇十多年来,他没有疗养过一次,也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
这是一个奉献的天地,不见敌人,却在进行着最艰苦的“战斗”;没有牺牲,却要付出无数的心血和辛劳。
就是凭着军人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呕心沥血,冲锋陷阵,终于完成二十多万字的《内卫学概论》初稿,填补了武警部队内卫学无教材的空白。
为完善内卫学体系,郭修斌追逐前沿,充实学科,在追求与探索的路上创新和发展。
1989年,他通过对建国以来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暴力事件,进行通观比较和分析,针对武警部队处置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暴力团伙犯罪的特点,提出了防暴学作为独立学科研究的设想。当时,虽然有些争论,但他还是坚持进行资料收集和前期研究。
他到军事科学院和公安部治安局,向专家请教对暴力事件分类的看法,很快投入到武警防暴的研究之中,并争取到了国家立项。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里,查阅了大量社会学、军事学、犯罪学等40多个相关学科资料,写出了《武警防暴学》第一稿。后来,又用了大半年的时间修改完善,并经过多位专家的修改审定,终于在1999年通过鉴定,填补了社会科学领域的空白,获得了武警部队军事理论一等奖。为了这一成果,他从提出设想到立项到成书,前后用了十年的时光。
科学的奇葩,永远开放在险峰上,只有那些不畏艰险的人才能采摘,他就是这样一个不折不挠的攀登者。
25年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在讲台上
当从拿起教鞭的第一天起,他就感觉使命重于生命。
一个个不眠之夜,他思考着武警部队的建设和发展。他知道,自己是担负着武警院校本科生、研究生、中级培训、处(科)长班、预提支队(团)主官、团晋师班、国防大学武警军师职领导干部培训班的教学任务。主讲内卫学概论、武警内卫学、武警勤务学、武警处突研究、武警战略研究、执勤处突法规研究等课程。教学对象都是武警部队中高级干部、部队各级主官,武警部队建设好与坏都与他所教的学员有直接关系。所以每上一节课,他都作为关系武警部队建设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反复修改教案,反复论证授课观点和提法。他始终保持严谨的教风,倡导教员候课制度,提前15分钟到教室,教学准备会制度、教学讲评制度。每年120多个学时,每次走上讲台,他都要带几倍于教案的教学资料,要做几倍于教学时间的教学准备,为的是使教学内容更充实,教学效果更好,能更多地给学员一些东西。
1999年5月,又一个重担落在了郭修斌身上,最高军事首脑机关经过慎重考虑,安排他担负国防大学外训系“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课的授课。这些外军学员有五个语种,每期来自二三十个国家,且都是上校以上军(警)官,有国防部长助理、总参谋部训练局长、陆军司令、军校校长、警察总监,职务不同,要求各异,给他们讲课,不但要求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准确丰富,而且还必须能够应对他们提出的各种国际社会及军事方面的复杂问题。
当成竹在胸的郭修斌走上国防大学讲台时,面对一张张不同肤色的面孔,面对学员频频提出的热点敏感问题,他侃侃而谈,从容应对,精彩的授课赢得了学员热烈的掌声。许多外国学员无不为他丰富的知识和缜密的思维感到叹服,禁不住走到他的面前竖起大拇指,用不标准的中国话说:“郭,真是太精彩了!”
如今,已有近百个国家的一千多名高级军(警)官听过郭修斌的课,中国武警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已经通过他和国防大学的三尺讲台传向世界。
40年风雨历程,甘于寂寞,淡泊名利
郭修斌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像盖房子一样,在教学科研岗位上,一砖一瓦地建设;像燕子衔泥一样,一点一滴的积累,始终坚守着这块精神家园,使这座大厦雄伟壮观。
淡泊名利,追求和谐是郭修斌的美德。十几年的奋斗,经历过许多风雨,闯过许多难关,再品味人世间的荣辱沉浮,方可悟出什么最轻,什么最重。他从不讲排场,尽管他是技术四级的大校,照样乘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外出。为节约时间,外出讲课他总是安排夜间出发。石家庄指挥学校请他去讲课,他拿着提包坐一夜火车,下车坐汽车,到学校顾不得休息就开始讲课。他到吉林去讲课,半夜到长春站,怕打扰人家睡觉,就在火车站候车室坐到快天亮,自己“打的”到学校。他不像有些成名者,会很娴熟地把已经准备好的自己展现给别人。他是那么真诚实在,从不张扬,宽厚得让人动容。学院党委确定他为典型并号召向他学习,他找到院长张维业、政委徐田有,非常真诚地请求,自己快退休了,还是多宣扬那些有作为、有贡献的年轻教员。无论他在不在这个位置上,他的奉献会一直延续,会再铸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