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4月21日电(记者徐寿松 蔡国兆)7时45分,走出在江苏昆山的家门,乘8时的列车,不到40分钟就坐在了上海的办公室里了。“工作在此地,生活在别处。”肖经栋说,“像我这样的长三角‘钟摆族’越来越多了。
快速城际列车公交化,正在重新构建长三角的时空概念。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资源要素的流动都会因之发生变化。
4月18日开始,上海铁路局首先开行38对时速不低于20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D列车”),其中有34对在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杭州等长三角城市群中穿行。
“车速快,行车时间短了很多。”在上海专做内地富豪排行榜的肖经栋是江苏昆山人,每天朝发上海,夕宿昆山。“从昆山到上海,原来乘列车要30分钟,后来缩短到21分钟,18日提速后,只要19分钟了,比在上海乘公交的时间还要短。”
“让上海多一个西湖、杭州多一个外滩,在快速列车公交化后,就变成现实了。”高天行是上海一家IT公司的管理人员。他说:“周末的午后,是选择到杭州龙井问茶,还是陪女友逛上海淮海路,时间成本是一样的。”
随着城际列车公交化的推进,对长三角的资源整合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城际交通公交化对地方政府现有的城市建设思路是一个重大挑战。长三角地方政府正在面临一个公共设施规划的变局。”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地理学专家沈玉芳教授说。
求全求大,是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城建思路的重要趋向。在长三角,不仅是一些地级市,就连不少县级市也希望能拥有自己的万人体育馆、千人音乐厅。在这种思路的作用下,近年来长三角文化、体育场馆建设热潮涌动。
从现有的情况看,长三角一些地方的场馆由于密集度过高已经出现闲置浪费的现象,城际交通公交化可能使之雪上加霜。这些情况表明,地方政府必须迅速转变城建理念,从“一旦拥有,别无所求”转向“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