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媒体近日热衷于讨论枪手赵承熙的心理问题及移民的精神困境时,发生在4月20日的两起事件再一次引起了美国人特别是亚裔社区的震撼和思索。其一为发生在约翰逊航天中心的枪击暴力事件,其二为美国CBS下属电台针对华裔的歧视性言语。枪支泛滥和种族歧视正是导致赵承熙事件的重要原因。但即便是在弗大悲剧之后,这样的悲剧和丑闻仍在频繁上演。
歧视言行层出不穷
4月20日中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属下的招牌节目、覆盖纽约和新泽西地区的英文广播电台WFNY(92.3FM)“狗窝恶作剧电话秀”,播出了6分10秒的“中国食品”节目。
主持人在节目中恶意打电话给一家中餐馆订餐,然后大肆对接电话的一名女招待和两名男招待进行攻击和污辱。“狗娘养的”“去餐馆看你的裸体”“你火辣的亚洲辣妹的屁股”“摸她的臀部”“中国佬”等调戏、侮辱和歧视词句不绝于口,节目中直播间里“嘉宾”大笑声不断。目前华人社区已发出强烈抗议,并要求该电台向全体华人道歉。
同样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4月4日,名牌主持伊穆斯在《晨间伊穆斯》节目中污辱拉特格斯大学女子篮球队队员“像鬈发妓女”,引发轩然大波后,伊穆斯被迫辞职。但伊穆斯在此后参加的一些活动中竟然大受欢迎。
美国媒体对少数族裔的歧视言行层出不穷。1月29日,纽约CW11电视台不经核实,诬称纽约“新福建”餐馆卖“芥蓝鼠肉”。虽经当地卫生局检查此事子虚乌有,但华裔社区抗议至今,CW11台仍拒绝道歉。而在弗大枪击案报道中,《芝加哥太阳报》对中国留学生的歧视性报道也引发了华人和留学生群体的抗议,作者迈克尔·史涅德至今仍未出面表示歉意。
虽然种族歧视在当今美国已摆不上台面,但种族歧视或者更加隐蔽的排外心理自始至终存在于一些白人头脑中。歧视、抗议,道歉或拒绝道歉,已经是美国一些个人、机构和少数族裔间时不时上演的活剧。就记者所见,华人群体最近抗议歧视的活动几乎月月都有。
不愿正视歧视现实
在赵承熙事件中,仅美联社对赵承熙在青少年时代遭遇的种种歧视作了较详细的报道。报道称,赵承熙在高中时,课堂发言因为发音不标准而遭到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并对他高喊“滚回中国去!”有时会有几个男同学将其推倒在地,加以嘲笑和污辱。赵承熙在寄给NBC电视台的个人声明中称:他被逼到了墙角,他们只给他唯一的选择。并称他的死是为了鼓舞那些“软弱和没有防备能力的人”。
但赵承熙的愤怒并没有引起美国社会对其遭受歧视经历的关注,他的声明因为“渲染暴力和恐怖”在遭到民众抗议后迅速从媒体上消失了。媒体和公众讨论时只关注他的“孤僻”“怪异”和“暴力倾向”,请心理专家反复讨论他的心理健康问题,或者是讨论移民在美国社会的生存困境。
不过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迅速认识到亚裔和移民群体的担心。美国总统布什在针对此案的讲话中表示,移民是美国社会的重要财富,美国不会因为这一个体事件而改变美国的移民政策。
但WFNY(92.3FM)电台在赵承熙的控诉播出后照样大肆发表种族歧视言论,足见种族歧视和排外心理在美国部分民众和媒体中何其根深蒂固。要完全创造一个平等友好的多元化环境,美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枪支泛滥难以根除
枪支泛滥问题同样是美国社会难以根除的毒瘤。据美国烟草和火器管理局的统计,美国约有2.3亿多支枪械流散在民间,其中步枪约有7300万支,手枪6600万支,猎枪6200万支。全国平均有枪的家庭接近半数,在美国南部则是70%的家庭有枪。美国人口为3亿,接近每个人拥有一支枪!
美国司法部2006年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美国暴力犯罪受害者中有47.704万人称他们面对的犯罪人持有武器。在2001至2005年华盛顿特区发生的1126起凶杀案件中,大约80%使用了致命性武器,而新奥尔良的比例高达92%。美国每年死于枪击的人数超过1万人,相当于一场小规模的战争。
记者听一名美国朋友说,他们对枪击案的反应是“麻木了”。新闻媒体差不多每天都有枪击致死案的报道。对枪支暴力事件的恐慌导致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人买枪自卫,民间“武器库”越来越膨胀。
尽管公众和媒体强烈呼吁约束甚至禁持枪支,但禁枪或加强枪支管理始终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强大的阻力是美国宪法。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人民拥有枪支的权利不受侵犯”。而要对宪法进行修改,其麻烦的程序足以让任何一个执政党畏足。另一大阻力来自国家步枪协会。该组织拥有300万名会员,掌握大量选票和游说资源,任何一个总统或州长都对他们忌惮三分。而这个协会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宪法和他们的口号,“杀人的是枪,而不是人”,只要管好人,就不必要禁枪。
事实上发生惨案的弗吉尼亚州,正是美国枪支管理最松懈的州之一,有些商店不看政府部门的核准文件,只看驾驶证就卖枪给顾客。而在一些二手商品交易市场和枪支展览会上,甚至不需要任何身份证明就可以买一把枪!所以像赵承熙这样仅持绿卡、且被疑有心理障碍的青少年,轻易拥有了两把手枪和数百发子弹。驻美记者沈月明(本报洛杉矶4月22日电)
二十一日,人们前往墓地参加一名弗州理工大学枪击案遇难者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