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洛杉矶 抢发“首金”
刘小明
1984年洛杉矶,中国体育第一次全面登上奥运会的舞台,我作为到一线报道奥运会的三位人民日报记者之一,在洛杉矶的20多个日日夜夜不仅经历和见证了多少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和第一次,也体会了当体育记者的艰辛。
7月29日,洛杉矶奥运会开赛第一天,中国选手许海峰夺得金牌,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纪录在第一项决赛中就被打破了。
射击比赛当时没有电视直播,如何将这一喜讯马上传回国内?令记者颇费周折。那时中美之间国际长途电话均用人工接转,接通一次既费时又费力。上午11时半,发奖仪式一结束,笔者三步并两步跑到设在一辆流动车上的发稿中心,用汉语拼音电传电报将稿件传回报社,发完稿看了一下手表,12时05分,也就是北京时间30日凌晨3时05分。事后获悉,这条“第一金”消息,无论新华社稿还是我的报道,都因错过正常截稿时间,没有抢上当天的报纸版面,晚一天与读者见面。看来,采访大型运动会,如果没有前、后方的紧密配合和沟通,没有现代化设备,体育记者抢新闻真不易。
1988
汉城 特殊的“头条”
汪大昭
中国运动员在洛杉矶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后,抢发首枚金牌渐成新闻报道惯例。
1988年汉城奥运会因为政治背景复杂,大家心里都没底。当时中韩没有建交,记者从北京出发打前站,只能经东京转机。到达汉城第二天,在新闻中心找到组委会编辑的会刊《新闻与纪录》。在互联网问世之前,这是提供官方信息的唯一途径。记者摘编了其中的部分内容,加上在奥运村走马观花所得,写成一页400多字的消息,用刚接通的声耦合传真机发回北京。文中提及训练场上各国和地区运动员临阵磨枪,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等官员抵达汉城和苏联代表团用船只运来赛马的情况,以及火炬接力在韩国境内进程等信息。很快,编辑部传来了反馈。值夜班的副总编辑李仁臣说,人民日报完成了中国记者发回第一篇带有“汉城”电头的消息,意义很不一般,并鼓励前方记者做出一届出色的奥运会报道。
记者的新闻生涯中,还不曾有过抢到头条的经历,没想到汉城奥运会前这个特殊的“头条”,竟成了一次突破。
1992
巴塞罗那 奥运圆梦
郭伟成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时,人民日报派出4名记者,而奥运会的竞赛项目有20多个,即使分兵“把守”,也免不了顾此失彼。而我们却基本上没有漏报重大新闻,还写了很多花絮,这与个人平时的积累是分不开的。
奥运会不仅是属于运动员和记者的,也是属于全社会的。这一点,在巴塞罗那的日子里也是特别的有感触。北京比巴塞罗那幸运。巴塞罗那从1924年开始走上申办之路,直到60多年后才实现奥运梦。因此,奥运会成为人民的节日。
当时,从蒙锥克奥林匹克区到港口和市中心朗布拉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溢着欢欣的场面。奥运会使古老的加泰罗尼亚文化得到了弘扬,使全世界了解到绚丽多彩的完整的西班牙文化,那不仅是整个巴塞罗那奥运会的一部分,也真正体现了奥林匹克的参与精神。没有对这一部分的报道,整个奥运会就不是完整的。这里的天地更加广阔,还往往能体现出各个媒体独到的视野。由于我学的是西班牙文,利用语言优势采访、报道了大量这方面的新闻,不仅丰富了报道内容,也有许多独家。
1996
亚特兰大 竞争空前
黄 晴
亚特兰大奥运会组织者对记者的安排很有美国特色:商业化的,散漫的,个人主义式的,不如汉城奥运会那么“井井有条”。奥组委没设记者村,各媒体流散四方,本报记者住在离中心区几十公里外的一家旅馆,从记者站开了辆车去,每日驱驰。
采访记者如过江之鲫,亚特兰大奥运会正式记者为15000人,比巴塞罗那奥运会多3000人。奥运会采访记者越来越多,正向一个集团军的编制前进,说明新闻竞争的激烈程度,也表明奥运会报道事关媒体形象威望,不拼一下不行。
更多的国内媒体开始介入奥运会直接报道,由于正式记者名额有限,一些媒体便以非正规军方式游走于许多赛场。一家报纸如有现场记者,便觉脸面有光。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电脑和互联网技术开始应用于传播领域。央视有了体面的演播室。本报也有了专用传输设备和技术保障人员。记者可以次日看到“劳动成果”,成就感及时兑现。国内媒体在本届奥运会开始加强对国际运动员的报道,报道内容趋向均衡和全面,显示了中国媒体的一种“国际化”走向。
2000
悉尼 新媒体时代
薛 原
悉尼奥运会适逢千年之交,世人对新千年满怀憧憬。悉尼奥运会三个吉祥物之一——澳大利亚特产动物针鼹就取名“米利”,正是英文单词“千年”的意思。米利扮演一名信息领袖的角色,传递资讯和祝福,也可以理解为记者的化身吧。
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以28金的战绩再创新高,中国选手的优异表现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这股关注的浪潮中,中国记者也被“波及”,屡屡成为外国同行采访的对象。印象中,当时外电对中国记者有这样一些评价:中国记者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和他们交流起来很顺畅;中国记者整天奔波忙碌,显得既疲惫又很兴奋;中国记者的“装备精良”,很多人都使用相当先进的器材。
悉尼奥运会是新媒体大显身手的舞台,很多网站都将奥运会看作“扬名立万”的最佳机会,电子邮箱及其他沟通信息的软硬件被记者们广泛使用。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中国记者与外国同行相比毫不逊色,这也可被看作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2004雅典 来的都是客
许立群
采访雅典奥运会的中国记者大约有1500人,大大超出以往,都是想着为北京奥运会练兵,但获得正式采访证件的只有400多人。本报创纪录地派出8位记者,在主新闻中心租用的工作室虽面积不大,但工作设施齐备。与天天到新闻中心工作大厅“抢位子”的同行相比,我们颇有幸福感。
一墙之隔的邻居是新华社。他们派出了80多人的庞大阵容,每个赛场几乎都是中文、英文、摄影,三线记者并肩作战,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每日发稿无数,他们更有成就感。
那些“散兵游勇”式的各国记者们被热情的主人请进了“第二新闻中心”,这里也有空调、电视、宽带,甚至还有免费茶点。雅典奥组委认为,这些“编外”记者因为难以进入赛场,他们的精力反而会更多地投向雅典的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报道,这些报道对于宣传雅典的形象同等重要。设立“第二新闻中心”是雅典的创举,善待所有来客是希腊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