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来华投资的外资企业越来越多。虽然这些企业有的是做汽车生意的,有的是电信企业,有的是医疗行业,有的是从事计算机开发的……但它们为适应中国这片投资热土,使企业有钱可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和理念,就是立足中国、服务中国、争做“优秀企业公民”。
今年4月10日下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副社长稻叶在中国教育部引进丰田汽车公司售后培训课程项目启动仪式上,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为了扎根中国,使丰田成为社会广泛认可的优秀企业公民,我们围绕环境保护、交通安全、人才培养三项重点工作,在中国积极开展了社会贡献活动。去年12月6日,稻叶在中国宁夏大学颁发丰田助学金仪式上还强调,丰田通过汽车创造富裕社会的目的,就是要争做“优秀企业公民”。在采访中,本人还记得,诺基亚、索尼、摩托罗拉、三星电子、汤姆森、阿斯利康等公司、集团的老总们都曾表示,“争做优秀企业公民”是他们在中国“经商做买卖”的基本要求。那么,这些在华外资企业,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在中国要“争做优秀企业公民”呢?他们为“争做优秀企业公民”又付出了什么代价呢?就这些读者关心的问题,本人愿在这里谈几点体会。第一、“争做优秀企业公民”是这些企业多年形成的传统,也是它们赖以生存的习惯做法。这些企业有的已有百年历史,它们在本国一直就是这么做的。来中国后,又把自己的习惯带到了中国,当然会受到欢迎和重视。第二、来中国投资办企业,刚开始人生地不熟,需要“投石问路”。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些企业起初是以“回报社会”的名义,在周边地区向老人、小孩伸出援助之手,有的捐资办敬老院,有的捐资助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这一类的捐资活动,已不受地域限制,其规模和捐资数额也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多。例如,丰田汽车公司在中国教育和汽车培训领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多次捐款捐物,累计达上亿元人民币。还有可口可乐在中国可能是办“希望小学”最多的公司。另外,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为了早日实现“争做优秀企业公民”带来的社会效益,他们在中国开展业务已做到雇员本地化、合作本地化、产品研发逐步本地化。现在在中国,一提到这些外资企业,就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之感,他们在中国,确实在坚持企业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和贫民百姓办了不少实事和好事。他们在中国人眼里、心目中,是相当讲诚信守信誉的。第三、“争做优秀企业公民”的真正目的,是谋求企业自身的更大更快发展。2006年6月12日,中国教育部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和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将丰田汽车公司TEAM21培训课程体系引入我国。丰田公司在协议中承诺将无偿向中国教育部提供包括丰田售后服务一级、二级培训课程、教材、试题库、教师培训等,并帮助项目学校推荐学生就业。经过双方半年多的紧张筹备及严格筛选,现已在中国10个省确定25所中等、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首批项目学校率先参与实施此项目。为了配合项目深入开展,丰田近日又决定为此提供1亿日元的奖学金和价值5000万日元的教具车辆以及零件总成等相关教学设备。如果从表面上看,此次由丰田公司无偿提供的这套汽车培训是面向中国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开放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合作项目,事实上,它会为丰田汽车扎根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丰田未来的发展在中国找到新一代“代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