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成都福州商会六周年庆典现在开始。首先请薛勇会长致辞。”2007年4月21日18时,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水晶大厅熠熠生辉。当薛勇手握讲话稿走上主席台时,他的脚步显得异常轻松而欢快。
“目前,成都市工商联福州商会会员企业已达500多家,会员企业总资产150多亿元,年生产、销售总额在300亿元以上。”薛勇会长话音刚落,台下掌声雷动。听完薛勇的介绍,连应邀出席会议的成都市政协副主席何绍华、福州市政协副主席陈震宙等领导也不禁点头称赞。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来成都经商、办企业的福州人已达8万人之众。福州人用他们的敢拼敢闯精神,在巴蜀大地上再一次诠释了“爱拼才会赢”的道理。
敢冒风险:自己打碎“铁饭碗”
为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薛勇主动要求辞职,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自己把自己的铁饭碗打碎”。
闽商数百年的演变发展,形成了一种代代相传的闽商精神。福建省委的一位领导曾经将其概括为:“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在薛勇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福州人是如何将闽商精神在四川发扬光大的。
薛勇,原为一家国有大型企业的职工。为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主动要求辞职,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自己把自己的铁饭碗打碎”,在当时,不仅他的父母想不通、老师想不通、同学想不通,所有亲朋好友都想不通。“放着好好的班不上,瞎折腾啥?”亲朋好友一遍又一遍地劝他。
开弓没有回头箭。尽管创业是一个艰苦又冒险的过程,他毅然决然地“挺”了过来。薛勇“下海”后,他卖过香烟、搞过批发,走南闯北,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靠着自己的勤奋与诚信经营,薛勇实现了从零售商到批发商,再从批发商到实业家、企业家的一次又一次飞跃。
如今,40多岁的薛勇已发展成为一家大型集团公司的掌门人,在四川乐山、绵阳三台和老家福建同时拥有四家纸业公司。薛勇经过十几年精心打造的“明珠”纸业品牌,在四川文化用纸制造行业中已挺进“三甲”之列。
合群团结:资本聚集效应显著
买下青城钢铁厂的不是一个福州老板,而是福州在川的10个老板所组成的企业联合体。
在四川冶金界,很多人都不会忘记发生在2年前的一次企业拍卖。2004年7月18日,在成都云龙广场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个瘦瘦的福州中年人曾以高于底价1万元的价格(1601万元)“拍”走都江堰市最大的国有钢铁公司——青城钢铁厂。当时,很多成都人为之震惊:“福州人怎么那么有钱?”其实,“真正的买主不是一个福州老板,而是福州在川的10个老板所组成的企业联合体。”事后,当成都媒体将此“内幕”揭开后,参与竞拍者不禁大吃一惊。福州人的“合群团结”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一根筷子我们很容易把它折断,但如果我们把十根筷子绑在一起,你要扳断它是很难的。”成都市工商联福州商会秘书长唐世才告诉记者,随着大批福州人入川,福州人在成都的资本聚集和产业聚集效应已越来越显著。他们驰骋在成都的石材、冶金、皮革、造纸、食品、海鲜、建筑、房地产等行业,跃马扬鞭,跑马圈地,其业绩令人为之侧目。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成都市武侯区金花镇,在那里做皮革生意的福州人就有5000人之多。在都江堰市,那里的钢材制造业,已基本上被福州商人“占领”。在成都青石桥,几百名福州人坐镇海鲜市场,他们对市场的影响力,任何人都不会小视。成都市工商联福州商会副秘书长邱守栋向记者透露,在成都金牛区金府石材城,光福州商会的会员企业就有130多家。唐世才秘书长昨日给出的最新数字是:“保守估计,目前在成都从事石材生意的福州人不下2000人。”
爱拼会赢:投资保持强劲势头
去年,福州商会会员企业在川投资大约41个亿,今年,福州商人在川投资仍将保持强劲势头。
记者采访时发现,福州人在川投资已呈“连锁效应”:上世纪80年代,做海鲜生意的先进来“试水”,几年后,下游产业——餐饮业随之“跟进”;上世纪90年代,福州地产商成功进军四川,不久,相关产业——建筑业尾随而入。福州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副经理许雄向记者坦言,他们就是“冲着有老乡在四川搞房地产开发”而打进四川建筑市场的。
福州商帮在成都的发展速度令人震惊:去年,成都福州商会成立5周年时,会员企业只有300家;今年已猛增至500家。“5年后,福州商人在成都的生产、销售总额将在700亿元以上。”成都福州商会会长薛勇对福州商人在成都的发展充满信心。他掰着指头说:“去年,我们会员企业在四川房地产、冶金、建材、轻工、食品、特色农业等方面的投资大约有41个亿,在餐饮、休闲娱乐、商贸等方面的投资大约有1.2亿元。今年,福州商人在四川的投资将依然保持强劲势头!”
记者访谈
让闽商精神在成都落地生根
——专访成都福州商会会长薛勇
与薛勇相约采访,被他一推再推。也难怪,身兼商会会长及一家集团公司、4家企业的董事长,旗下企业横跨四川、福建两省,工作之忙是可想而知的。4月21日,在成都福州商会成立6周年庆典结束之后,记者终于“逮”住了他。
在成都 商会很活跃
记者:在刚刚结束的成都福州商会成立6周年庆典晚宴上,我看到其他商会的负责人也赶来捧场。对此,你的心情如何?
薛勇:在成都这片投资热土上,滋润着几十万外地商人,也活跃着十几家异地商会组织。异地商会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对大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记者:作为在蓉异地商会的负责人,你们在成都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薛勇:成都是投资者的天堂,也是商会成长的天堂。因此,在中西部地区,成都是民间商会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民间商会的活跃,不仅标志着民间资本在成都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也标志着民营经济在成都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成都 闽商很“得志”
记者:与中国其他商帮相比,你认为闽商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薛勇:国际化。在遍布全球的50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中,闽籍人士占1/5,达110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闽商成为国际商界的劲旅,有海外第一大商帮之称。世界华商500强中,闽商占了1/10多。
记者:古代闽商离乡背井、出洋谋生,与福建土地贫瘠、地少人多、生活贫困有关。如今,福建人为何还喜欢往外闯?
薛勇:历经千年的演变,如果说第一代闽商是为生计而远走他乡,现代的闽商则是为了发展而向外扩张。“开放、拓展”等意识早已融入他们的血液,成为闽商文化特有的因子。闽商今天的豪情始于当年的悲情,正因为有此悲情垫底,才有闽商的大气、豁达、爱拼和敢拼。当今,从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到西部的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从现代化大都市到小地方,不管当地的条件优劣,只要嗅到商机,福建人都会一路赶来,在那里扎根繁衍。闽商以海洋文明为发端,由于过去的历史文化的传承,福建人喜欢冒险。闽商一向都置身于海洋文化的惊涛骇浪之中,从来都是处变不惊,敢拼敢闯,并使自己在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冲撞之中获得顽强的生命力。
记者:福建商帮在成都的生存状况如何?
薛勇:就我掌握的情况看,成都是福州商人聚居最多、发展最好、成长最快的城市之一。因此,不少福州人在成都创业成功后,不仅购有房产,连家属、户口也都迁来了。
在成都 闽商精神要生根
记者:福建省委的一位领导曾把闽商精神概括为:“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作为一个商会的会长,你如何传承这种精神?
薛勇:去年,新一届商会领导班子成立后,我便与班子其他成员交心说:“如果要成为商会组织称职的领导者,我们就必须把奉献精神放在第一位。遇到商会有事,自己企业的事再多,也要先放一放,来做商会的事。否则,这个组织就是一盘散沙,是没有战斗力的。”去年,我们商会组织参加的招商、投资推介活动共有12次,为四川引进资金40多亿元。同时,还处理了18件为会员企业维权事件。
记者:如何使闽商精神在成都生根发芽?
薛勇:一要加强教育与培训,二要做好宣传。我们将通过商会网站、会刊、商务短信等媒体,为会员企业提供各种经济信息服务与文化传播服务工作,使闽商精神在成都生根发芽。当然,从长远看,如果闽商精神能与成都的城市精神有机融合起来,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讲述闽商
浪迹天涯 演绎创业神话
坐在二环路南三段15号天华大厦6楼602室福州商会的会客大厅里,等待着即将如约而至的福州商会的老板到此讲述自己的故事。对面的商会秘书长是位四川人,这是成都所有外地商会不多见的。慵懒的阳光从窗口透射出绚烂的色彩,简约整洁的办公室,仅有的100多平方米虽不大,却聚集着福州商人在成都的凝聚力。
他们同是福州人,同样在成都如鱼得水,背后却有着自己的辛酸、无奈、快乐与满足……
名不见经传的传奇
与浙商相比,闽商在蓉的领军人物似乎更为低调。乍一听姓名并非耳熟能详,但揪出他所经营的企业,却有让你“惊醒梦中人”之感。成都福州商会秘书长唐世才津津乐道着商会的业绩。唐世才说,市中心迅速崛起的凯宾酒店,鼎鼎有名的兴园房产与龙旺集团,都江堰的长峰钢铁集团……都是福州籍的。
回忆起2004年都江堰那场有名的收购,福州人的魄力依然让人记忆犹新。轧钢是闽商的拿手好戏,在四川的许多地方都有他们创办的轧钢企业,仅都江堰市就有20多家。来自福州的陈香官在四川的钢铁企业发展如日中天,2005年他联合其他老乡以1601万元的价格,收购了国有大型企业——成都青城钢铁厂,成立长峰钢铁有限公司,现已投入上亿元,安置了400多名工人。只见这家昔日濒临倒闭的工厂,如今工人们正加班生产。
连线陈香官的成都手机,他说,拼搏多年,身体不再利索,现在正在养病,不方便接受采访。“病好点再联系,行吗?”电话那头脆弱的音调,让人不忍心再打扰他的宁静生活。翻开都江堰长峰钢铁集团的网页,董事长已更他人,曾经一鸣惊人又销声匿迹的陈香官,悄然地谱写传奇之后的宁静。
如今,在成都还有不少的福州商人正在延续着自己的传奇,传奇不为人知,因为它们主人永远都在埋头苦干,毫不在意过往风景。秘书长不远处一位清新的男子,是唯一一位没有名片的老板。据说他是位于科华北路最高档次的写字楼力宝大厦的股东之一,持有三分之一的股份,却至今还未婚娶。“人帅,多金,单身,几乎走到哪里,女孩都打望他,不会关注我。”商会的会员们常常如此“洗刷”他。每到此时,他始终露出腼腆的笑容,羞涩的目光,举足无措。
在福州商会,找寻到这样有趣的传奇,不足为奇,但是要深入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却如同武林高手过招,你来我往,金刚指对绕指柔。因为他们坚信说的不如做的,做的不如成功的。
“传奇?传奇,每人都是一样。”福州商会一位常务会长这样说。
从虫到龙的神话
在福州商会的金字塔上层的成功者,固然风光,但也有不少福州商人还做着本地人无法从事的行业,赚着辛苦钱。从武侯区金花镇到金府石材城,至青石桥海鲜市场,处处可寻觅到福州人的身影,仅在武侯区的皮革城,福州就有1000多户,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
“在青石桥的海鲜市场,他们每天凌晨两三点开始接货,随即开始批发,白天又开始做零售市场,昼夜都不会停息。”唐世才感叹着福州人的韧劲。
西部大开发,房地产急剧升温,石材也旺销,不少闽商瞄准这一市场。福建兴元房地产公司林振兴投资3.6亿元在成都开发商品房18万平方米,之后公司着手投入1.5亿元发展新项目,业绩令人刮目相看。
有人说:“闽”字有个虫,福建人在家是条“虫”,出去是条“龙”。这话,前半出于自谦,后段则道出了福建人创业的豪情壮志。福州那片“6分海、3分山、1分地”的地方,不断涌现出的是浪迹天涯的成功创业者神话。
人物素描
方光华:挑选客户的老板
方光华,四川港府装潢设计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与他朴实的外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翻开名片一长串的公司名称与职务,“公司下属企业:四川港府装潢设计装饰有限公司休闲分公司、四川港府装潢设计装饰有限公司结构厂、成都市港府景观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建筑业协会装饰分会理事、成都市建筑装饰协会会员……”字字见证着方光华走过艰苦岁月换来的不俗成就。
1986年,方光华算得上福州商人入川较早的先驱。他是建筑出身,望在远离家乡的成都寻找到一片建筑业的乐土。事与愿违,本地建筑业早早被成都本地人占据着。忙活了半天,用方光华的话说,“项目没找到,倒是找到了一位川妹子(如今的老婆)。没法儿,还是在成都混吧,等机会。”随后,他与老婆开始了衣帽买卖生意,同时伺机寻找踏入建筑业的时机。
1989年,方光华开始了漫长的包工头生涯。“那时银河王朝还是框架,我负责其中一部分的施工装潢。”他回忆说,银河王朝的装饰是与港资企业合作,他只是小小的一部分,不过这让他对港资公司有了初步了解。
机会总是留给有实力、有准备的人。1994年,他与港资公司合作创建建筑公司,控股51%。“那时,我去注册公司名字时,原本取名为港都,没想有人抢先,只好叫港府了。”港府的名字一直延续至今。
在建筑行业最为令人头痛的是拖款,方光华也曾为此苦恼不已。“如今,公司已经是有选择性地接项目了。”谈到公司的现状,言语间流露出公司的发展壮大。不过谈到与老乡的成就,他还是不禁自叹不如,“四川的高速公路与铁路公路隧道,70%都是福州人的杰作。到云南更夸张,几乎是100%。”
方光华,也许永远也不会回顾自己的成就与财富,因为他永远都在不停地比较,不停地超越……
陈美祥:借鸡下蛋开酒店
凯宾酒店,细心的市民也许会印象深刻。就在去年至今,短暂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该酒店已经占据成都市中心最新最时尚的高档楼盘黄金位置。红白色的招牌,出现在第一商业广场、东恒国际、香槟广场、凯悦新城等市中心6处商业繁华闹市区。
种种奇迹,却无人将凯宾酒店董事长,与坐在对面那位聆听着老乡讲述故事,自己却谦逊得一言不发的人联系在一起。陈美祥曾在成都多处电脑城经营着电脑生意,迅猛的电子业发展,给他积累财富提供了时代基础。“那时我买了房却不知道该如何投资。”陈美祥说,在IT行业赚到的钱,他首先想到了投资房地产行业,买下了整层楼,却又不知如何处理。新加坡的朋友在一次无意中聊起当地如今发达的酒店业,让他萌生了做酒店的想法。
但是庞大的启动资金,让陈美祥颇费脑筋。然而,正如凯宾酒店的负责人对陈美祥的描述,他是位聪明的创造者,有着开拓的思路,创新的理念。“我们不需要购买酒店房产,这节约了不少的启动资金。”据介绍,陈美祥首先掌握成都楼市的最新情况,从中选择高档楼盘,与开发商达成一致,售楼时与业主签订长期租赁协议,每月为业主支付房租,房屋则交与凯宾酒店经营。
“这样可以减轻业主的月供压力,只用付首付便可以拥有一套商业用房。凯宾付出的月租金额还要每3年递增6%。”陈美祥骄傲地展示出发展凯宾酒店的业绩,“这就是借鸡下蛋的模式,也是互利互惠的方式。”陈美祥经营的凯宾酒店在短暂的一年时间内递增6家,员工300多人。陈美祥道出他心中的宏伟计划:“公司以立足四川,辐射郑州、西安、重庆、昆明等国内各中心城市,预计2008年以前,凯宾酒店在本地开发20家以上的连锁店,省外也将达到10家以上。”
如今,陈美祥穿梭在德盛路、顺城街附近,因为两家即将开业的凯宾酒店正在进行着紧张的装修,同时他还要心系已经远赴重庆考察市场队伍的反馈情况。累吗,什么时候才会停下?陈美祥笑着说,他不会停下,因为顺城街即将开张的旗舰店,预示着凯宾的目标是做成全国知名的酒店连锁,而现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他坚定的目光中,闪烁出闽商的坚定不移,无论前路是否艰险。本报记者秦涛张惠 谢明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