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些感动,总有些激情,让人难以忘怀。
对于曲日池、常秀凤这两位老人来说,昨日的辉煌早已渐渐黯淡,但上世纪50年代获得省部级或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经历,依然在他们的记忆中闪亮。
“病号送了个西瓜,全科没人敢要”
1952年,20岁的曲日池从一中毕业时,学校征求他的毕业意向。曲日池说:做医生。于是,学校的一纸介绍信使他成了烟台山医院的一名卫生员。
此时,全国刚解放几年,百废待兴。烟台山医院还叫烟台工人医院,条件简陋,只有几座二层的小楼,不足百号人,医生成长全靠传、帮、带。
想成为一名好医生,惟有靠自学。自学也很难,因为那时专业书籍十分稀缺。半路出家的曲日池用了个笨办法:向别人借书抄。曲日池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利用起来,“躲进小楼成一统”。“常常早晨四五点钟起床,一大本一大本的抄,抄完后,再背下来。冬天,屋里没暖气,就出去跑几圈,跑热了回来继续抄。”回首往事,曲日池说,那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书越抄越多,笔记摞在一起竟有半米高。曲日池也成了医院的骨干,并在1958年成为省劳模。
当时,做一名白大褂,是很让人羡慕的,但远没有今天这般“神气”。
在曲日池的记忆中,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单纯。医生和患者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送红包、请吃饭的事,就是病号给医生送东西的事也很少见。他清晰地记得:有一次,一名患者给全科买了个西瓜。全科的人你瞅他,他瞅你,都红了脸,就是没人收。
“那时,大家都知道怎样做一名好医生。人们的情感都很淳朴,头脑里真是一点杂念都没有,只是一门心思地想如何为人民服务,收人东西那是很丢人的事啊……”遥想当年,曲日池的脸上焕发出别样的神采。
“拾棉1500斤,放了个大卫星”
与曲日池不同,常秀凤把火热的青春岁月献给了茫茫戈壁。
1953年,18岁的常秀凤和一群年轻女兵,唱着“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兴高采烈地唱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克苏垦区开荒。
然而,垦区艰苦的条件,令姑娘们唱歌的愉快心情荡然无存。
阿克苏位于戈壁深处,是一派“天苍苍,野茫茫”的荒辽景观。坐着军用卡车,她们来到目的地———阿克苏垦区胜利七场。连长用手一指:“场区到了。”举目四望,视野里除了沙包什么都没有。在一个“土包”前,连长弓身钻进去,原来所谓的营房就是这在戈壁里挖出的地窝……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常秀凤和姐妹们“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引水开荒,辟出大片大片农田。后来,她带领全班7人负责管理棉田,楞是搞出了亩产380斤棉花的好成绩。她也因此在1956年、1957年,分别被评为新疆建设兵团劳模和全国农业劳模。
戈壁的生活虽然艰苦、单调,但丰收的喜悦却格外香甜。
七八月正是摘棉花的时节,上千亩的棉田连成一片,白花花的棉团在风里翻波卷浪。几百号的人胸前齐刷刷地挂着装棉花的大白布兜,一边扯嗓子高唱“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风展红旗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一边采摘丰收硕果,在无边无际的白海中时出时没。
这场景,常秀凤说,“一辈子都不会忘”。
在她珍藏的一沓奖状中,其中有一张上这样写着:在拾花突击战斗着以苦战24小时放出1501.5斤卫星,经场批准特授予千斤拾花能手称号。奖状是胜利七场1959年10月30日授予她的,奖品是金星钢笔和一个笔记本。
当时,场区有10个人被确定为拾花尖刀手,结果只有两人完成拾花千斤的任务,一个是常秀凤,另一个是男的。“谁说女子不如男!”说到这里,70岁的常秀凤是一阵爽朗自豪的笑。本报记者郑野军 通讯员 林凤学责任编辑:亦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