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
职能部门各发各的证互相不承认 学生为考证疲于奔命 质疑考证能否避免重复?
上周末,一年一度的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竞赛降下帷幕,过硬的技能是中职生就业的“法宝”。然而有学生向记者抱怨,在实际求职时光有技能不行,还要怀揣不同类型的资格证书。“毕业时要考到六七个职业资格证书,摆出来像打扑克一样。”
因为不同部门看重不同的“资格证”,职业院校学生不得不为考证奔波,学生疲于奔命之余,向现行职业资格考核制度发出质疑:考证能不能避免重复?
学子疑惑
职业资格五花八门,谁的更权威?
目前职业院校学生毕业时都要求有“双证”,即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
据了解,在大部分中职院校中几乎“全民考证”,但由于各个部门组织考评的证书五花八门,很多学生并不清楚考的是什么证,有什么用。
例如单是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认证,目前就有教育部、劳动保障部、人事部、信息产业部及协会、商业机构等组织的十余类数十种认证,很多学生直至参加工作了都感到无所适从。“读书时,我参加的是教育部门设的全国性计算机考试,毕业后找工作时,应聘单位却表示,劳动部门组织的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才管用,现在工作了,又被要求参加人事部门的计算机水平考试。”去年在某凉茶公司谋得一职的小莫提出疑惑,“那么多证书,究竟谁更权威?!”
混乱根源
职业资格管理权分散不成体系
据了解,在中职生求职过程中所产生的“证书多但效率低”的困惑,主要与目前我国的职业资格管理权分散,并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系统的职业资格制度体系有关。
像小莫所提及的计算机技能认证,劳动部门的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主要针对劳动者就业,是以应用为主;教育部门设立的全国性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从教育层面,对计算机理论知识及基础能力进行的考试;而人事部门的计算机水平考试,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进行的考核。劳动、教育部门组织的计算机考试成绩,不能用于评职称;人事部门评职称组织的水平考试,也不能当文凭去求职。“因此,当遇到不同要求时,就需要个人提供不同的证书,但实际上有没有这个必要值得商榷。”广州市无线电中等专业学校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提出异议。
关卡重重
考了中级厨师,还要考点心烧腊?
证书多,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广州市旅游学校烹调专业的小叶表示,他除了考“中级厨师证”外,还花了近半年时间去考中级中点证、中级西点证、中级烧腊证、中级烘焙证等,十分纳闷,难道合乎资格的“厨师”会不懂“中点”、“西点”、“烧腊”?!
此外,由于证书名堂过多,也给一些投机分子创造了“商机”。记者在一些中职院校看到,许多培训机构的广告打出“百分百通过率”、“包拿证”的招徕语句。但当记者拨通电话后,很多“认证机构”甚至没有专门的培训场地,只是提供一些“高价秘笈”,“包过关”。
规范建议
把考核逐步交给行业组织实施
不少专家认为,在同一个行业内同一个级别“一证闯天涯”并不是不能实现,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和健全系统的职业资格制度。
暨南大学公共关系学陈老师建议,建立系统的职业资格制度要考虑三方面因素:
一是应用于多个行业的专业技术。比如“厨师”代表一种技术资格,那就不必再设立中点、西点等行业门槛,这样才能有效避免重复培训、重复考核问题的出现。二是要把考核逐步交给行业组织实施。行业组织本身熟悉各职业特点,因此能够使考核真正成为检验技术人员质量的“门槛”。三是劳动部门应加快建立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制度,什么职业需要什么技能标准等要一一列明,避免用人单位滥用人才。(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 卢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