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是经济工作第一抓手。项目是纲,纲举目张。把这一源自经济工作的理念运用到共青团工作上,得出一个命题:整合社会资源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能力。资源是一切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和赖以生存的根基。如何整合党政资源、社会资源、团内资源,使团的事业进一步发展,应是从事共青团工作的“共青人”认真研究并努力实践的。
今年,我们将着力打造“共青人精神大讨论”、“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等品牌,以项目为载体搭建服务青年的平台,传递团组织的声音,树立开放的组织形象。
其次是市场意识。群团工作应该有不同于党政工作的方式方法,要用市场意识来推动团的工作。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共青团工作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用市场法则来解决工作中的瓶颈问题、难点问题。
多年以来,团干部们常常谈到工作没有经费、团干部转业困难等问题。其实,我们应多研究自己、多从主观上努力,想想我们如何争取、如何创新、如何去破解这些难题。今年,我们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的21个社会公益事业品牌项目,将继续面对市场,走向市场,争取市场。只有把共青团事业做强了,才有党政更大力度的支持和重视,才有共青团干部更好更快的成长,才有共青团组织鲜活的生命力。
第三是法治意识。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建设。在共青团工作中,我们倡树法治意识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制度在共青团工作运行中的功能。在工作中强调制度行为,牢固树立“有法可依,有法能依,有法必依”的意识。团四川省委提出并按照“以人为本,以章治委”的管理理念,致力于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青年志愿者法制化建设、“留守学生”基金管理体系建设、希望工程资源整合机制建设和机关人事干部管理、政务事务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目前,我们正着力编制《四川省青少年事业发展纲要》,使共青团工作进一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摘自团四川省委书记李佳近日在中共四川省委举行的“以良好的作风推进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座谈会上的发言
编者的话本栏目主要刊发省级团委以上领导干部的发言或源于实践的真知灼见撷英,传递真话真情真知,体现权威性、可读性与亲和力,见思想、见个性、见精神。如有线索,请和本报各驻站记者联系,也可以发送到编辑部邮箱tqkb@cyd.net.cn
《视点》专栏期待您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