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城虽有3000年,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比起一些文化发达地区,历史上确实也谈不上书香之地。不过,1890年3月,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成为中国的第20个对外通商口岸后。重庆开埠,一些现代化的出版印刷方式进入重庆。从此,重庆出版事业进入了现代化阶段。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重庆人关于阅读的脉络变得清晰可见。而全国书市今天在渝开幕,为重庆打造书香城市迎来了契机。
重庆图书馆工作人员对资料进行整理 记者 梁杰 摄(资料图)
抗战时期:名家荟萃出名作
重庆人的书缘,在上世纪30年代的抗战时期到达了一个巅峰。抗战时期,重庆成为陪都。各方文化贤达齐聚于此,老舍、巴金、郭沫若、梁实秋等文化名人均定居重庆。一些名著,如老舍的《四世同堂》、巴金的《寒夜》、郭沫若的一系列抗日题材剧本,都在重庆完成。重庆出版业也得到空前发展,到1942年,重庆共有书店出版社114家,杂志社193家,印刷所122家,报业23家,共出书124040种。
文革时期:手抄本引发阅读潮
文革时期,手抄本文学是重庆书籍的一个标志性特色。说到手抄本,首推大名鼎鼎的《一双绣花鞋》,该书号称文革“地下文学”第一书。文革期间,“绣花鞋”被无数人传抄加工出了十几个版本。在“文革”那个疯狂的年代,这本书却引发了重庆人一股隐秘的阅读热潮。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这部最著名的手抄小说除了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改编成电影《雾都茫茫》外,还被移植为话剧、川剧等十多个剧种搬上舞台,最近又被翻拍成电视剧。
改革开放:迎来第二次巅峰
文革后,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重庆的出版界日益复苏,逐渐走向了第二次辉煌。据统计,重庆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000余万册,各个出版社相继推出的各类图书,也让重庆的书缘达到了第二次巅峰——如今全国书市选在重庆举行,正是这一巅峰的最好体现。
藏书故事:杭州文澜阁西迁重庆
在藏书史上,抗战时期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文澜阁藏书迁至重庆。当年,由乾隆皇帝钦定的《四库全书》共抄了7部,分藏于北京的文渊阁、文源阁、沈阳的文溯阁、承德的文津阁、杭州的文澜阁、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历经历史流变之后,文澜阁藏书成为《四库全书》中价值最高的版本。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杭州岌岌可危,《四库全书》面临巨大灾难。时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和时任浙江图书馆馆长的陈训慈组织文澜阁西迁。历时半年,辗转5省,行程2500公里,《四库全书》安全运抵重庆。这让重庆藏书史上有了规格最高、价值最珍贵的藏书。此外,也由于陪都这段特殊的历史,重庆拥有中国仅有的一个以外国总统名字命名的综合大型图书馆,它就是罗斯福图书馆,被指定为联合国资料寄存馆之一。作为我国保藏联合国资料最早的图书馆,罗斯福图书馆衍变而来的重庆图书馆,至今仍以其独具特色的联合国资料、抗战版图书资料、古本善本图书享誉世界。记者张世韬
抗战时期出版情况
1938年7月2日的黄昏,新文化运动领袖、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陈独秀先生抵达重庆,随即又转到了江津终老一生。他陆续发表了《中国古代语言有复声母说》、《中国古史表》等文章,并将其整理成《小学识字教本》。1938年,郭沫若来到重庆,居住在赖家桥,在这里工作的几年时间里,他创作了《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等一系列历史剧,还有就是警世长文《甲申三百年祭》等史论。巴金1940年到达重庆,他在重庆创作完成了自己抗日时期的力作《火》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和第三部,而巴老一生中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寒夜》也是在重庆完成并得以出版。老舍先生在北碚的居所被其戏称为是“多鼠斋”,但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火葬》、话剧《张自忠》、《王老虎》以及散文、杂文、曲艺、诗词等各种题材多达百余万字的作品,都在此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