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凤良摄
海天一色,云翻浪涌。近日,南方某多兵机种综合实战化演练现场,一场复杂电磁背景下的空战打响,偶然出现的云缝间,两架受油机与从异地机场起飞的加油机迅速汇合,准确对接,平稳地进行空中加油。随即,受油机奔赴远海,继续执行作战任务,并在途中又经历一次空中加油。
完成战术背景下的远海多次空中加油训练,标志着空军空中加油训练已从技术层面向战术层面跃升,实战能力进一步提高。
空军加油训练实现突飞猛进的背后,是一段曲折的经历。
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的飞机从装备部队到形成作战能力,中间经历了几年的探索期。
航空兵某师是最早装备该型飞机的部队,他们形成整建制空中加油能力的历史,便是中国空军空中加油发展史的缩影。
1999年国庆阅兵,中国空军的加受油机梯队通过天安门上空。也就是在这一年,该师开始了空中加油的试训,但随即又刹了车。
他们在机场跑道上,按照空中的实际加油位置摆上了加油机和受油机。这一看,让几乎所有的人都惊呼:“太危险了。”受油机在加油机的“腋下”,两机的高度差仅有1米多,这就意味着受油机飞行员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与加油机相撞。
空中加油飞行的理念和方法均与传统的飞行习惯大相径庭。
传统飞行理论禁止与空中任何物体相撞,飞行中即使与一只小鸟相撞也可能导致机毁人亡,而空中加油时受油机飞行员必须操纵飞机使受油探头撞上加油锥套,才能实现对接。
传统的编队飞行中,飞机间隔缩小到一定距离,飞行员要收油门,减慢速度;但空中加油飞行对接后,加受机距离接近极限时,还要求飞行员加点油门才能顺利完成加油。飞行员的注意力分配上也与传统的编队飞行大为不同。
空中加油技术在我国是一片空白,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技术资料,空中加油的技术难点如何攻关、训练如何组织实施,都需要从头摸索。
对空中加油飞行这项高风险、高难度的课目,该师出于安全考虑和对新装备开发使用的准备不足,让4名飞行员每人飞了一架次后,就没有继续下去。受油机的加油探头等设备也一度从飞机上拆了下来,束之高阁。
新装备加油训练不能正常进行,部队官兵备感压力。该师师长谢凤良说,新装备到了自己手中,如果长期不去使用这一主要功能,势必延迟新装备战斗力的生成。
为此,该师主动承担起空军空中加油普训的任务。他们敢于承担风险,科学组训,积极克服困难,摸索经验,趟出了一条训练路子。
——积极开展理论研究,请工业部门的技术专家和院校的教授为飞行人员授课。组织技术难点攻关,对飞行中的每一个细小的技术点都深入研究。
——循序渐进、因人制宜、科学组训。针对每名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心理素质,区分层次制定计划,由带飞到单飞,由少数试训到全面铺开。
——加强心理训练。深入进行动员并请心理学教授讲课,消除飞行员的畏难情绪,尽快突破心理关。
——利用模拟训练、数字化监控等信息化训练手段,监控分析空中加油的训练质量,解决技术难题,提高训练效益。
短短一年时间,他们便突破了技术难点和安全上的难关,也较好地完成了思想观念的转变,某团完成该型机改装训练的所有飞行员,空中加油训练成功率达到了100%,大大高于世界空军空中加油普训的平均成功率。他们还总结了一套成功的经验,为空军推广空中加油普训奠定了坚实基础。来源:解放军报转自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