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牡丹江军供站军供大厦在打造诚信龙江形象活动中,被民政部、中国诚信企业商贸联盟授予“AAA级”信用企业。
张春祥 本报记者 邵国良 摄
鹤矿集团公司新兴煤矿为加快安全型矿井建设,全面推进安全管理体制创新工作,实现的隐患闭合管理,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3月份以来该矿杜绝了重伤以上事故的发生。
柏常海 本报记者 邵国良 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报告摘要
(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不断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做好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工作,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制度,创新和完善基层政权、城镇社区、群众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形式和内容,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扎实推进依法治省。认真贯彻《依法治省纲要》,优化法制环境。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高地方立法水平。坚持依法行政,加强重点领域的执法监督,强化行政复议功能。按照“五五”普法规划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加强政法工作,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全面提升执法水平。规范和拓展法律服务,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济工作。
(四)建设和谐文化,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巩固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普及工作。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继承发扬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激励全省人民投身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
大力倡导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课堂、进家庭,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道德风尚。深入开展“树立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活动。扎实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热点问题,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想舆论氛围。表彰和宣传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重视和加强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应用和管理。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
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领域,丰富活动内容。把和谐创建活动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乡镇和“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结合起来。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推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形成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良好局面。
(五)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健全社会管理体系。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社会建设和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观念,创新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强化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社会组织,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办法,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加强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认真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增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加强平安建设。把平安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认真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重点整治突出治安问题。严密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和邪教组织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和各种恐怖活动,维护国家和地区安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责任、严格监管、加大投入、立足治本,突出抓好煤矿、交通、化工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和城乡消防安全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加强国防建设。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搞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边防建设,积极支持驻军、武警部队建设,扎实做好双拥共建工作,密切军地合作,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1
报告关键词
依法治省
核心提示
钱运录指出,扎实推进依法治省。认真贯彻《依法治省纲要》,优化法制环境。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高地方立法水平。坚持依法行政,加强重点领域的执法监督,强化行政复议功能。按照“五五”普法规划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加强政法工作,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全面提升执法水平。规范和拓展法律服务,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济工作。
立法、执法监督:为和谐龙江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2006年,省人大常委会立足于全省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实际,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增强了地方立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年制定地方性法规8件,修改地方性法规1件,审查批准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提报的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及相关决定7件,办理全国人大常委会交办征求意见的法律草案11件。
与此同时,省人大常委会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形式,努力促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本报记者刘伟)
报告关键词 2
和谐文化和谐创建心理和谐
核心提示
钱运录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继承发扬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力倡导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把和谐创建活动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乡镇和“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结合起来。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推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形成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良好局面。重构龙江人精神家园树立黑龙江人新形象
2001年2月28日,《黑龙江日报》上刊登一封读者来信,提出:面对新的世纪,作为黑龙江人,应当以怎样的精神风貌应对各种挑战,应当把什么样的形象展现在全国和世界面前?
来信在全省上下产生了强烈反响。3月初,省委、省政府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教育活动”,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相结合,与发扬我省光荣传统相结合,与转变各级领导干部作风相结合,探讨黑龙江人思想观念、道德风貌、文化品位、生活方式等精神文化的深层内涵,继承、丰富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抗洪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精神等,初步总结概括了“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本报记者杨宁舒)
3报告关键词
诚信龙江
核心提示
钱运录指出,深入开展“树立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活动。扎实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我省政务公开“诚信龙江”脚步加快
本报讯 我省政务公开和“诚信龙江”建设有序推进,2006年先后曝光了25个失信典型,今年将如期开通省企业信用档案。
去年,全省各地、各部门逐步扩大政务公开的推行面,制定和完善了政务公开的规章制度,逐步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为了使曝光典型准确无误,省政府法制办牵头成立了由9个部门组成的法律咨询评估小组,对案例材料进行审慎的法律评估,确保了曝光个案的真实性和曝光程序的合法性。今年我省将继续以政务公开为重点,带动政府诚信建设,继续公开曝光那些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失信典型。
4报告关键词
平安建设
核心提示
钱运录强调,加强平安建设。把平安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认真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重点整治突出治安问题。严密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和邪教组织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和各种恐怖活动,维护国家和地区安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突出抓好煤矿、交通、化工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和城乡消防安全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打硬仗防小煤矿死灰复燃
本报讯(记者谭迎春)2007年是安全生产的“落实年”、“攻坚年”,根据国家的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安监局坚决打好小煤矿整顿关闭和煤矿瓦斯治理两个攻坚战。
全面推进小煤矿整顿关闭。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到2008年全省煤矿数量由现在的1641处减少到1200处左右的煤矿关闭任务。
强力推进瓦斯治理工作。龙煤集团及各分公司2007年底解决高瓦斯矿井瓦斯抽放问题。
加强煤矿隐患排查和治理。实施煤矿重大隐患排查整改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专家查隐患、政府抓督察、部门抓监管、企业抓整改”工作机制,每季组织专家开展一次隐患排查。
5报告关键词
社会稳定
核心提示
钱运录指出,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办法,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加强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认真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增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全面推行“调访一体化”
本报讯 (记者 贾辉)2006年初,全省933个乡镇全面推行“调访一体化”工作模式。
各乡镇依托司法所,成立3人以上的调访办公室,把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力量整合在一起,综合运用民间调解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等,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集体访不出县”,从根本上扭转了乡镇信访工作被动局面。据统计,年初以来,全省县、乡、村三级调访组织共调处化解矛盾纠纷70385件,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有力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使信访人依法信访的意识明显增强。另外,通过《信访条例》宣传和典型案例调处,也使信访群众越级上访的少了,走调解、诉讼程序的多了。
(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