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郑州四月二十五日电题: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谈中部崛起
中新社记者 尹丹丹 史宝银 李志全
“河南已不是印象中的‘古、土、穷’,而是‘新、活、亮’;不是‘随大流’的省份,而是快速成长的省份。”为了建设“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河南,“将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和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今日,谈及“中部之中”的河南在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的发展,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向记者如是说。
他指出,如今,河南不仅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第一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也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和迅速发展的工业大省。
“十五”期间,全省GDP连续跨越八千亿元人民币、一万亿元和一万二千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已全国排名第五;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去年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百分之六十以上,工业经济总量全国排名第六。
徐光春认为,根据中央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确立的定位,“河南已初具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雏形。”
同时,素有“九州心腹、十省通衢”之誉的河南,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带和西部重点开发区、长江经济带和环渤海经济圈之中,腹地广阔、潜力巨大,对于形成全国东中西互动、先进地区和后发地区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能够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有利于产生“中原通、全国通”的经济社会效应。因为――
河南的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国有铁路密度居全国前列,地方铁路居全国之首;公路基本形成网络化格局;已开辟国际国内航线近百条,新郑国际机场是一类航空口岸;全国光缆干线中有“三纵三横”穿过河南,加上南北、东西两条架空光缆干线构成了信息高速公路基本框架。资源比较丰富,较重要的有矿产、农产品、劳动力、文化和旅游等五大资源。同时,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河南拥有公认的丰富文化资源特别是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
不过,徐光春也坦言,河南虽然正蓬勃发展,有诸多优势和潜力,但仍有许多矛盾和问题。如: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人均发展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依旧比较粗放,还未完全摆脱大投入和消耗资源的路子,资源环境压力逐步加大,“三农”问题亟待破解;经济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等带来新的挑战。
对此,河南在经济上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继续发展农业的同时,加强发展工业。“我们寄望于明天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能为河南带来更多的高新技术项目、新工艺项目,以及更多跨国公司和大企业集团的投资,促进河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
在文化建设上,“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多种功能,以新时期文化的繁荣助推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发掘、繁荣现有文化资源特别是中原文化,将新的时代精神融入古老的文化传统中,使其焕发新的精神力量。”
徐光春表示,经过五年的努力,经济强省、文化强省、和谐中原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再经过近十年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成经济强省、文化强省,保持社会和谐,实现中原崛起。
(责任编辑:安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