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桂英病逝
600字遗书载不动70年仇与恨
9岁惨遭侵华日军蹂躏,13岁沦为慰安妇,含恨60余年后,去年4月以78岁高龄之身公布了这段遭遇。昨天(25日)15时12分,雷桂英,这位南京唯一站出来承认自己是慰安妇的人证病逝。
昨天中午,江苏省中医院急诊室的门口放满了南京市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送来的鲜花,已没有任何知觉的雷桂英则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她已经闻不到任何花香了。
中午12时,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孙益平表示,病人已处于脑死亡状态,没有任何抢救的可能性,经向病人家属征求意见后,拔掉了呼吸管,老人安静地离去。“我姐姐在世上没有过上多少天的好日子,现在就不要让她再遭罪了。”雷桂英同母异父的妹妹李荣英告诉早报记者。
“本来今年7月初还想邀她为来自加拿大、美国的历史教师讲课,现在已经不可能实现了。”昨天,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负责人、历史系主任苏智良教授告诉早报记者,雷桂英去年就曾两次给国外的教师讲述自己的过去,很多外国专家将她所述内容拍摄下来在北美播放,非常感人。
据雷桂英的养子唐家国透露,22日的时候,母亲似乎感觉到自己快不行了,留下一份由其代笔的寄给苏智良教授的信,写完一封600多字的信后,当晚便倒下并被救护车送到医院抢救。经诊断,老人是因蛛网膜下腔出血而昏迷,这种病死亡率极高。雷桂英出生于1928年,7岁丧父。9岁时,侵华日军侵占汤山,雷桂英被日军强暴;13岁时,雷桂英被骗入日本人在汤山高台坡开办的慰安所,成为该处年龄最小的慰安妇,在那里经历了一年半的屈辱生活后,才趁机得以逃脱。而这一年半的非人生活也给雷桂英的身上留下了多处严重伤痕,并失去了生育能力。
专家说法
相关部门“过于麻木”
“相关部门对雷桂英的存在过于麻木。”慰安妇历史研究学者王炳毅表示,雷桂英的出现对慰安妇历史的研究极其重要。目前在世的慰安妇大概有200多人,“这些老人尽管都非常痛恨过去的一些事情,但她们都不愿站出来。”王炳毅表示,雷桂英老人的勇气让他们深深折服,倘若老人在清贫的家庭环境中,能够得到更多帮助,那么老人还可能活得长久一些。
“我们几个正计划做点什么。”王炳毅说。他希望政府部门能将对慰安妇、大屠杀幸存者的援助制度化,让这一批民族历史血泪的见证者,可以有更为舒适的晚年。(记者龚菲)
附:雷桂英遗书(节选)
苏教授您好!
最近国外人士来采访慰问我,我从心里表视(原文错字,应为“示”)感谢和慰问,我说说我心里话,广大的爱国人士您们好!我这次勇敢地站出来,决不是为了多少金钱而出来的,而是为了被日本帝国主义杀害的千千万万的遇难同胞,讨个公道。……六十多年过(去)了,我心中的仇和恨我是永远忘不掉的,不紧(仅)是我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中国同胞的仇和恨。因为,我的恨就是日本帝国主义和现在的右眼(翼),他们少数人否认,不存任(承认)历史的罪行,但是,大多数日本人民都好的,他们盼望和平,只是少数的右眼(翼)分子,不存任(承认)历史的罪行。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历史的深重灾难,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在这和平可期的年代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要以史为鉴,要牢记罪恶的历史。我希望历史的悲居(剧)不要在(再)重演,不在(再)有战争。战争就是罪恶。最后,感谢中华民族的各界爱国人士,和国外的各界爱国人士对我的关爱和支持,我对你们表视(示)忠(衷)心的感谢!
苏智良教授感谢您!再见!
养子唐家国青(亲)笔带(代)写
2007年4月22号
相关阅读:
新华网南京4月25日电(记者蔡玉高)迄今为止发现并公开其身份的第一位南京慰安妇“活证人”——雷桂英老人25日在江苏省中医院去世。
25日15时12分,江苏省中医院急诊室重症观察室的病房中,随着身上的针管被拔掉,此前已经脑死亡的雷桂英老人离开了人世。当时已经昏迷的老人是在4月22日晚被救护车送到医院抢救的。经医生诊断,老人是因蛛网膜下腔出血而昏迷,这种病死亡率极高。尽管医院不惜代价抢救老人,但4月24日还是不得不宣布老人脑死亡。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