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女子18年苦寻回家路”追踪
编前
越南女子18年苦寻回家路,这件事引起很多读者的关注,而为陈女士顺利寻找归途助过一臂之力的越南老乡、越南华侨,他们在泉州的生活、工作情况,同样令人关注———
周赐华和爱人向记者展示她的归国华侨证
早报记者陈明华陈英杰文/图
越南归侨凌世铿、周赐华老夫妇已经搬出双阳街道,移居到洛江区万安街道的新宅内,过着安逸的退休生活。
3月23日,周阿姨到市场买菜,看到《东南早报》头版刊发的《越南女子18年苦寻回家路》的报道,马上买了份早报回家。
“我很快就翻译出来,但那个女孩写的字条有很多错别字。”周阿姨回忆,翻译出来后,她拨打早报的热线,不过早报热线工作人员告诉她已经找人翻译出来了。
婚礼就像联欢会
凌老伯和周阿姨是1979年回国的越南归侨,两人都生于越南、长于越南,在同一家工厂上班,相爱后结婚生子。
“越南是我的第二故乡。”周阿姨介绍,他们对越南的语言、文化很熟悉。在越南他们参加了越南的青年团,与越南青年人一起参加青年团举办的所有活动。他们的婚礼也是由工厂的青年团帮忙操办的。
像越南的青年一样,凌、周二人也是自由恋爱结合。他们结婚时,工厂的青年团组织婚礼、接待来宾。“当时越南的婚礼与中国不同。”周阿姨介绍,他们的婚礼类似一个联欢会。只有糖果、饼干接待亲朋好友,然后大家就开始唱歌、跳舞庆祝这对新人结合,“酒席是没有的”。
保留着许多越南证件
回国前,凌老伯和周阿姨在越南首都河内市生活,两人都在国企上班,生活很舒适,婚后他们养育了5个孩子。
“我们越侨和中国大使馆关系很好。”凌老伯回忆,他们在越南时常带着儿女到大使馆参加联欢晚会。在大使馆还见过不少国内的领导人。
1978年8月23日,受越南形势所逼,凌、周在大使馆办好护照,带着5个孩子启程回中国。
“最大的11岁,最小的才两个月。”周阿姨翻出两本泛黄的中国驻越南大使馆1978年颁发给他们的护照。“你看,拍照片时小孩还在哭闹。”周阿姨指着照片中她怀里抱的婴儿说。后来,他们就舟车劳顿地从越南回到中国,最终在双阳定居。
近30年过去了,凌老伯、周阿姨已经退休,搬进儿女为自己买的房子。
“中国是我的祖国,越南是我的第二故乡。”两位老人翻出老照片和在越南时的毕业证、工作证等纪念品,“这些东西我都保存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