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生 徐晶卉 记者蔡玲玲人手一册漫画,台上一出话剧,针对孩子手头越来越“宽绰”的财产,昨天沪上某外资银行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的理财课。
爸爸公司倒闭了,家庭奢侈的习惯要改改……500多位8~12岁的小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一部特殊的话剧——“神探贝妮与威力哥哥历险记”。
这是该外资银行为8~12岁的孩子们度身打造的一出话剧,每个小故事中都用心融入了不少理财观念,神探贝妮和威力哥哥还教孩子们学做预算表,每个月把得到的零用钱和花掉的钱都记录下来,这样才知道花钱的方向,把从小开始学会理财的观念植入人心。
“我现在知道什么叫理财了!就是把钱存起来,用在要用的地方。”
话剧结束后,柳营路小学五年级的楼莹珏兴奋地翻着手中“神探贝妮与威力哥哥历险记”的同名漫画告诉记者,记者发现,孩子们在话剧中似乎“有所感悟”。
专门针对少年儿童的“理财培训”这几年轰轰烈烈,对于商家而言,即抓牢孩子成为潜在的客户群,又为他们带来了“理财观念”,似乎是两全其美的事,但是对此,有市民却指出:“孩子过早涉及成人的‘理财’,走进钱财的框框是不是太早了?”沪上不少学者的意见却不相同。瑞金医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金武官表示,孩子学一点理财的基本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简单地进行理财教育,则会导致孩子对钱的迷恋,过于利益化,一旦责任感教育和做人教育没有跟上去,很容易使好的理财观念偏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