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很享受他的菜农生活。
大学生情侣习惯在菜田劳作。
一个年轻人好不容易从农村考上了大学,花几万元在城市里读完4年本科却选择回到农村干农活,和父母一样靠种地赚钱。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白读了几年大学?”
去年8月,29岁的湖北大学生胡海的决定让人吃惊——他从东莞一家公司辞职,到广东省德庆县的大山里当一位菜农。
在短短几个月里,胡海种特种蔬菜赚到了20多万元,收回了几个合伙人的全部投资成本。“大学毕业后在外面漂了这么多年,到现在我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然而,他至今要面对一些朋友的不理解,跟着他种菜的女友则始终不敢告诉父母实情,“她怕父母不理解。”
眼下又到了不少大学生找工作的关键时期,在昨日召开的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委员陈至立透露今年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就业形势严峻。
胡海的选择,将带给我们什么思考?
四周是苍翠的大山,一条幽静的小河从山坡下缓缓流过。如果说这是一个种菜谋生的地方,浪漫气息顿时无影无踪,因为物质条件艰苦得难以想象。
农家唯一大学生选择务农
4月21日,记者来到位于德庆县回龙镇六水村委会大棍塘胡海的菜地,这里距离德庆县城28公里。“要找100亩连片的地,偏远地方才有。”德庆县农业局的付传兵说。
一个用塑料布包裹的小棚子异常简陋,是胡海临时躲暴雨或烈日的地方,但是防不了蚊虫。夏天菜地会被上涨的河水淹没,只能采取陆地敞开种植的方式。最近一连几天下雨,胡海特别担心雨水一多,蔬菜会烂在地里,“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天吃饭。”
站在记者面前的胡海又黑又瘦,穿着依然是学生模样。2006年8月,他从东莞一家公司辞职到这里种菜后,生活就彻底改变了。
胡海在湖北枝江市百里洲镇一个农村里长大,小时候干过农活。他是父母的骄傲,是家里三个孩子中唯一的大学生。70岁的老父亲希望他能离开农村,到城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他没想到,胡海最终选择务农。
“很辛苦,但这个事有奔头”
一条羊肠小道从菜地里蜿蜒,连着山坡上一所简陋的乡村小学。800米的小道,胡海每天都要来来回回走七八趟。他平时住在学校里的一间砖房里,仅10平方米的房间挤满了衣柜、床、小桌子和木制的长条椅,牙刷插在长条椅和墙壁的缝隙里。
由于住得太偏,平时买菜是一个大麻烦。“买肉要到县城里去,我们一个星期才会吃一次肉。”比物质缺少更难忍受的是娱乐活动的缺乏。“什么都没有,晚上比白天在地里干活更难过。”胡海的业余生活简单到极点,没有电视、收音机,只有一台电脑,但不能上网。唯一的娱乐项目就是电脑里自带的几个小游戏,最常玩的是扫雷和扑克牌。“晚上常常是我玩游戏,女朋友在旁边看。但现在也玩腻了,不想玩了,10点钟就睡觉。”
“我也向往城市生活,我也觉得很辛苦,但我觉得这个事有奔头,辛苦也是为了赚钱。”
辞去国家干部和白领工作
种菜成为胡海的“奔头”,这是他毕业后在社会上漂了几年的切身感受。2000年,胡海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本科毕业后回到家乡百里洲镇政府成为国家干部。但半年后,倔强的他不顾父亲反对跑到东莞打工。原因是“太清闲,每天都没事干。”他态度坚决,户口、人事关系,“这些至今我都没管”。
2001年3月,胡海孤身到东莞人才市场找工作。他在东莞的一家公司里第一次接触到特种蔬菜。“这个行业很有潜力,广州、深圳、东莞只有示范点,没有大面积种植。而且价格高,主要销往香港等地。把人工、肥料、地租等算在内,一亩地成本两三千元,一亩地可产红珊瑚500~750公斤,一公斤批发价16元,一亩地可赚6000~7000元。”
“当时技术条件比较成熟,才决定去种菜。和同学聊天,德庆的同学说有地,我过来看看就决定了。”他的选择让老父亲有些担心,“你现在稳定了,出去后能不能做好是个问题,条件不成熟会砸。”但是胡海说,“好歹我要闯一下,闯不出来再回去。”
女朋友至今不敢告诉父母
为了种菜,胡海自己投入3万元,又从姐姐那里借了2万元,再加上其他几个股东投资,100亩菜地共投入20多万元启动资金。辛苦劳作之后,去年下半年他成功种出了自己的第一批特种蔬菜红珊瑚和艽芽菜。
第一次卖菜,他至今记得。100公斤红珊瑚,每公斤16元;300多公斤艽芽菜,每公斤6元,一共3000多元。“我心情很平静,菜卖出去很平常呀。”
2006年9月,胡海的女朋友龚礼容过来陪他。24岁的龚礼容也是湖北一所高校的大学生,学市场营销专业。在武汉工作几年后到东莞一家公司做文员。“一个男孩子每天下地干活,还要自己煮饭、洗衣服,又黑又瘦,每天就煮点稀饭吃,特别心酸。我就过来了,想帮他一下。”龚礼容说。
至今,龚礼容还有一个心结——如何开口告诉父母?“我一直没有讲得很详细,也很少谈这边的生活,怕父母不理解。我家也是农村的,父母会说,怎么又回到原地。”
大学生在农村大有空间
胡海的消息迅速在同学中间传开,不少同学并不理解,“尽管我们学农学,但毕业后真正从事农业的全班只有我一个。读完大学去种地,面子上过不去。”
仅仅种了9个月的菜,胡海就尝到了甜头,已收回20多万元的投资。“现在我赚到钱,他们没有不理解了,但要他们来种就都不愿意,习惯了目前的工作,吃不了苦。”
与众多学农的学生不务农的现状相对应,农村的农业人才极度缺乏。德庆县回龙镇农办主任龙锦芬说:“种特种蔬菜,胡海是镇上第一个技术人才。本地大学生很少回来,前两年,镇里来了几名华农和广西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后来都走掉了。我们每年都向县人事局要人,但每年都要不到人,而像他这样的技术人才在农村大有用武之地。”
德庆县委书记谭培安曾专门带队来到胡海的菜地里视察。龙锦芬说,为了支持胡海办这个项目,镇里把土地以60元/亩的价格租给胡海,签了10年的出租协议。这比起附近果地的承包价格低了一半以上。菜地被定为全县高效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并由镇委书记挂点帮扶。
龙锦芬说,今年下半年镇政府准备同胡海合作,把特种蔬菜的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胡海是项目中最主要的角色,负责三包,包种植技术、种苗培育和销售。
对于下一步,胡海有自己的打算,“今年的目标是实现每个股东10~20万元的收入,下一步带动周围农民都来种。”
“大学毕业后漂了这么久,现在才算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大学生找工作,没必要挤独木桥。”胡海说。(文/图本报记者何涛、杜安娜通讯员杨明伟)
胡海菜农作息表
6:30 起床,早餐很简单,通常是煮一点粥喝。
7:15 他来到地里看一下,等着他雇请的七八个干活的农民来开工。
7:30准时开始干活。从早上到下午,他带着农民在地上干上8个小时。
上午整地、锄草,下午摘菜、发菜。
18:00 做饭,吃饭。
19:00 玩电脑游戏——扫雷。
22:00 睡觉。
今年大学生就业严峻
胡海的成功启发就业观念改变
据新华社电在昨日召开的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委员陈至立透露,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保持在70%左右,就业人数持续增长。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还很严峻,2007年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净增82万人,做好就业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
有人没事干 有事没人干
新华社记者为此专访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认为,结构性矛盾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症结所在。
据介绍,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还是源于结构性的矛盾:一些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现象可以概括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
实际上,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正是制约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发展的瓶颈。
对于不久前,大学生当搓澡工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更早还有名牌大学毕业生卖肉、擦皮鞋、卖鸡蛋的现象,这位负责人认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大学生的初次就业。
“大学生毕业后无论干什么,只要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都应当鼓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看似不起眼的工作起步,脚踏实地奋斗,实现了人生价值。”
公务员挤爆 基层招不满
他认为,现在大学生找一个工作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个学生和家长们都感到满意的理想工作。“在当今时代,什么样的工作算是‘理想’?”目前党政机关进人数量十分有限,今年中央国家机关总共计划招录公务员1.2万余名,却有53万多人报名考试,而有的基层就业项目却没有招满。
“当代大学生是有激情、有抱负的一代青年,如果说就业上有观念问题,影响大多来自家长和社会。每个家庭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望子成龙无可厚非,但这个期望值应当与社会需求的现实状况结合起来。”
又讯 有关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胡海的成功,也许能给处于严峻就业形势中的大学生,提供一个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