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蒲哲 通讯员石岩 实习生安生靖
提要
三峡悬棺之谜,长期为世人所关注。你可知道,湖北省还有一种神秘的悬崖墓葬?
今年年初,在南水北调工程的文物发掘中,一次意外的发现引起了考古人员的兴趣,在汉江郧县青曲段,一批“老人洞”得到初步发掘。由此,汉江流域传说中的“老人洞”,首次进入了考古人员的视野。
考古人员在考察一处崖墓遗址。记者蒲哲 通讯员晓杰 摄
意外收获
“这是在十堰的一个意外收获。”4月10日,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栾丰实教授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近年,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立项、开工,全国各地考古界的精兵强将“会战”位于湖北省西北的丹江口库区。2006年底,按照规划,栾丰实教授等抵达郧县青曲镇,发掘东周遗址项目,但发掘状态并不理想。此时,当地传说中的“老人洞”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经过多方协调,报经上级批准,栾丰实等开始了调查发掘。电话中,栾丰实教授所说的“意外收获”正是指此。
在当地老百姓的指引下,考古队很快见到了栖身青曲汉江河畔山崖上的多个“老人洞”,专家们将其称为“崖墓”。顺着崖壁攀缘而上,“老人洞”很快出现在眼前。考古人员发现,这些洞口呈半圆形,宽约0.8米,高约1.1米,洞深2米左右。
2007年1月12日这天,专家在青曲李家湾发现四个地点有崖墓存在,确认崖墓34座,大致分布在丹江口水库175米水线上下。墓口均朝向汉江,大致朝南。相互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远,形状大多比较接近,可能属于同一时期或相差不远。大部分带象征性墓道的崖墓,和此前发现的同处汉江北岸的后房口崖墓群、流湾崖墓群有相似的地方。
“但遗憾的是,不少洞口明显外露的洞内,已经很难找到文物了!”让专家们失望的是,由于其中大部分崖墓水平位置不高,老百姓经常出入,已经很难发现文物了,但是专家们还是在几个洞内发现铜钱等器物。
就在专家们有些失望的时候,当地村民反馈的一个线索,让大家眼前一亮。原来,一个村民此前到山上放牛,牛突然陷进一个石缝,在救援过程中,村民意外发现这是一个坍塌的山洞。在搬开断裂的石头之后,村民发现了砖砌的洞口,并在里面找到了瓷器。得知考古队在发掘“老人洞”,村民将瓷器带了过来。经过初步鉴定,瓷器应该是唐朝时的文物。
这个发现,让栾丰实教授等人十分振奋,发掘工作很快展开。
经过发掘,在这个洞内发现了人骨、瓷器、铜镜等器物20多件。考古队初步确定,此洞应为墓葬,瓷器、铜镜等应为殉葬品。由于这些崖洞多在丹江口水库蓄水线以下,考古队展开了抢救性发掘,经过数天的努力,出土了数十件文物,其中包括唐代货币———“开元通宝”铜钱。
“出土的这些文物,证明这些‘老人洞’确实是墓葬。有些洞里还能看到一些残存的人骨,大部分都已风化成灰,毕竟1500多年了。”郧县文物局局长周兴明这样告诉记者,“这次发掘收获不小,价值很大,这一批崖墓的年代,初步确定为隋唐时期。”
而在此之前,这种“崖墓”一直被老百姓传说为“寄死窑”,并未当作文物对待。
古老传说
在郧县当地,“老人洞”也被称作“自死窑”、“寄死窑”、“跑匪洞”、“巴人洞”、“参洞”等等。不仅仅在郧县,鄂西北各县几乎都有分布,特别是沿汉江的丹江口、郧西,均有大片遗迹。甚至,在十堰市城区中心的人民公园里都有。
而关于这些奇怪的“方形孔洞”的故事也一直充满了神秘。最初,让这些被专家们称为“寄死窑”的洞引起外界瞩目的,并不是因为考古,而是一群民俗学家。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十堰市举办民间文学骨干培训班,喜爱民间文学的专家转述了一个叫《斗鼠记》的故事,这是当地大人小孩都听过的故事——
在古时,麇国(麇国,地处郧县,春秋古国)有个规矩:“老人无用”,凡是上了60岁的老人,都要被送到偏远的“寄死窑”,家人送饭三天后便不得再管,最终让其冻饿而死,再抬下山,谁也不能违抗这个规矩。所以在“寄死窑”中不像其他墓地那样可以发现遗骸。
一年,有个叫杨三的农民,偷偷把年过六旬的老父亲藏在家里。恰巧,某国使臣携一硕大如黄牛的“犀鼠”欲同麇国斗鼠,败者向对方称臣纳贡。王公尝试了所有办法,放出凶猛的老虎亦不敌,举国上下不安。
一天,杨三说及斗鼠事,老人告诉儿子:“鼠惧猫,如将一猫养至十三斤半,放出即可击败犀鼠。”此农民立刻报告王公,照此办理,果然获胜。这个农民受嘉奖时说出是自己年过六十的父亲献的计策,王公听后认识到“老人是个宝”,于是下令废除了“弃老于寄死窑”的规矩。
这个古老的传说让与会的华中师大民俗专家刘守华教授产生了兴趣:这究竟是一个纯属虚构的故事,还是有一定事实依据的传说?类似的传说,他搜集到的印度、印尼、日本、朝鲜以及国内多个民族大同小异的类似文本有20多篇,难道在鄂西北,竟有实物留存?
后来,刘守华教授去武当山下的官山镇,考察了当地几十个“寄死窑”。考察完毕,他们得出了一个基本意见,认为当地流行的将老人送进“寄死窑”的习俗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问题在于,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周朝就有了敬老并厚葬老人的习俗。姜子牙80岁当宰相,民间至今传为佳话。春秋战国时期,老人的智慧谋略在众多诸侯国争霸称雄的激烈争斗中大放异彩。汉代,官府还给年满70岁的老人赠送“鸠杖”以示祝贺,敬老习俗早已完全确立。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竟然还流行过如此野蛮落后的“自死”或“寄死”习俗,很难使人相信和理解。
2003年,由十堰市委宣传部、十堰电视台等单位组织的汉江生态文化漂流考察活动,曾对十堰“老人洞”遗存进行了关注,随队的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李道权记录了当时的考古争论:部分曾参与“老人洞”考察的专家认为,“寄死窑”只是流落在民间的一种传说而已,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确定的伦理道德及孝道角度出发,将年满60岁的老人送往悬崖上开凿的石洞、让其自生自灭,不符合伦理纲常。
与此相反,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副教授罗二虎则认为,民间传说是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上进行文学再加工的过程,而“老人洞”的传说是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的,在漫长的封建历史进程中,弃老的习俗在一些民族或地区是存在的。
富人墓葬?
“老人洞”到底是寄放老人等死的“寄死窑”,还是富贵老人去世之后的墓葬?
此次郧县境内的“老人洞”发掘之后,考古结论的天平显然倾向于后者。这次计划外的考古发掘,使“老人洞”跃身成为“文物”,并初步揭开其神秘面纱。郧县文物局局长周兴明就认为,发掘出来的“老人洞”里面有殉葬品,比如青铜镜、铜勺等,并且这些殉葬品的时代都比较久远,应该是在隋末唐初。这说明“老人洞”不是传说中的寄死窑,而应该是富人的墓葬。
对于这个“新”的说法,专家们给出了几个理由。专家们认为,这些洞是开在悬崖峭壁之上的坚硬岩石中,其开凿即便在今天也是不小的工程,在古时候,没有一定经济能力,是不可能请工匠来完成的。同时,这次发掘中一些保存较好的洞里面出土了贵重的殉葬品,包括铜境、器皿等,这些只能是家境殷实的家庭所为。此外,本次发掘的崖墓大多位于水深崖陡的石壁上,背风朝阳,是理想的墓地,这又印证了中国古时的“风水”之说,表明在挖掘岩洞之前,主人家是找风水先生看过的,这也与“富人墓葬”的推测相吻合。
而一些学者的观点,似乎从另一角度佐证了这次考古的收获。
有专家认为,所谓“寄死窑”更可能是叫“祭祀窑”,前者是口传中的音误和低文化者的想当然。有人认为,十堰一直是偏僻山区,在当地方言中,把“祭祀窑”误为“寄死窑”是很正常的。古代汉江流域有不少古国,这些古国一定有着某种特殊的祭祀方式。宗教本来就有很多石窟文化。所以在山壁上凿石窟,用来从事某种祭祀活动,也不是没有可能。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王一军教授是训诂学专家,他说,“祭祀窑”传成“寄死窑”、“自死窑”之类,在训诂学上是能解释通的。音同音近的字,可以相互借用,相沿已久,古今一理,就像我们今天的人写了别字还不自觉一样。
倘若这一说法成立,那么,十堰本地历史上可能并未存在过这种将老人放入洞中活活饿死的习俗,而“祭祀窑”演变成“寄死窑”,只是一些外来传说和当地祭祀习俗结合后附会的一种产物。
谜团待解
那么,汉江流域像这样的“老人洞”有多少呢?有关部门表示,尚无具体的统计数字,有关的深入研究也一直没有真正展开。
但汉江流域传说中的老人洞数量较多,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仅在丹江口市的官山镇地区,就有40多座,全部集中在西河村、官亭村、袁家河三个村落。而在丹江口市的盐池河和丁家营也保存有数量不少的类似崖墓。周兴明局长说,目前,在这一地区已经确认的崖墓有数十座,整个郧县估计有数百座,他们正在对此展开进一步调查。
此次山东大学考古人员发现,在郧县青曲镇汉江岸边20公里范围内的地方,有6处崖墓群,其中前房崖墓最为典型。此处崖墓选择在崖下50余米处,居汉江最高年份水位线之上约30米。崖墓一共上下4排10个,上第一排为5个崖墓,向下第二排为2个,第三排为2个,再向下10米第四排为1个崖墓。崖墓开凿形式大体相同,竖式向里开凿的崖墓居多,横式开凿的较少。10个崖墓中有9个是直形凿入的墓穴,仅有上第一排右侧第二个为横向凿出的墓穴。10个崖墓中,只有第三排两侧崖墓门上部雕有花纹图案。
虽然本次考察掀开了十堰地区崖墓神秘面纱的一角,但它们究竟是“老人洞”还是墓葬,目前仍没有定论。
一个最大的疑问就是,在古时候,人们通过什么方式开凿这些洞穴?如果说,这些崖墓就是传说中的老人洞,那么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背景下,没有铁制工具等,人们能凿成这些崖墓吗?反之,既然有了铁制工具,就说明当时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生活水平应该有了很大的提高,“老人洞”之说又站不住脚。
而如果说这些崖墓都是墓葬,由此也将引出更多疑问:这些崖墓是一家造一个,还是集体建造?一孔岩墓,是只安葬一个死者还是用作“公共坟墓”?
因此,能否破解这些文化遗迹之谜,将是研究我国敬老习俗、丧葬习俗演进课题的一把重要钥匙。据记者了解,2006年,汉江上游“老人洞”的调查,已被列入中国国家地理基金项目,揭开谜底或许已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