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意外,翻了许多报纸和逛了几个知名网站,除了少数几个媒体,传媒世界似乎根本就不知道4月23日是什么日子。
我也是迟至去年,才从热心于推动中小学阅读的朋友那里记住了4月23日。
12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议将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
也许没必要杞人忧天。比如像某些国粹派,看到年轻人热火朝天过情人节,就非要整出个“七夕”来。看到学生们都读英语,就极力倡导读经,还要搞什么万人读某某经——什么都要大场面、大排场、大气势,除了成为新闻的噱头,还能留下什么呢?
知不知道“世界读书日”并不重要。在没有这个节日之前,全世界的书虫说不定比今天还多。重要的是,对于我们这个正快速前进的民族来说,社会上有多少人真诚地热爱书籍,有多少人始终保持求知的热望,有多少人身上熏染了书香?
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数据:40%的家庭藏书量不到20本,18岁-19岁年龄段的人群有45.9%居然“不习惯”读书。
我以为这些依然还是比较乐观的数据。在我所见过的家庭里,可以有高清晰度的电视、高档的家具,但很可能看不到书架,找不见书影。而一些农村,除了中小学课本,绝大多数家庭没有收藏任何书籍——那是书的荒漠。
这只是我们对待书籍(文明)的一面。
另一面,是我们把阅读极力功利化。“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几乎尽人皆知。从上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孩子就被告知:读书是为了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为了出人头地,为了挣得一个好的前程。几乎没有家长、老师会说:读书也可以只是为了心灵的快乐,只是为了寻求生活的意义。于是读书的功用就被窄化为追求“黄金屋”、“颜如玉”,一旦目标达到,就弃书籍(文明)如敝屣。
书香酿造文明。西方哲人说:我爱我师,但更爱真理。其为知识而知识的态度令人敬畏。孔子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孜孜不倦地求知并用知识改变实践,本身就是幸福。文明之所以不坠并发扬光大,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的读书分子前赴后继。遗憾的是,每当检讨我们悠久的历史,一些人就只看到专制或者是称霸世界的经济规模、四大发明,而不注意古代士人对于民族精神血脉接续的关键作用;探寻别国崛起的根源,就只对政治、经济的因素兴奋莫名,而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视而不见。
我们要造就新的文明,就再也不能忽略心灵、精神,就再也不能仅仅崇奉“仓廪实而知礼节”的逻辑。
我们要造就新的文明,就必然需要“熏”出新一代的读书分子,更准确地说,是需要培育出新的一代文化心灵:他们将给予书籍必要的敬意,他们对知识和生活怀有同样的热情,他们经常与历史、现实中最优秀的心灵对话,他们将浇灌出我们时代伟大的书业——有伟大的书业,才有伟大的时代。
4月23日,或许需要这样寂寞的呼唤。(赖配根)(来源: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