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南京军区通报表彰的军事训练“三手”(神枪手、神炮手、技术能手)标兵中,有一位一年前从复旦大学入伍的大学生士兵,他就是某旅“军事训练先锋连”副班长谢子雨。
谢子雨2004年以678分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很多人没想到,像谢子雨这样的文弱书生居然很能吃苦。刚入伍时谢子雨体质较弱,多项训练成绩都是新兵连倒数几名。他坚持每晚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还让战友坐在自己肩上,练蹲下起立,锻炼腿部和腰部力量;手榴弹投不远,他坚持反复练,每天比别人多投一箱,直到练得吃饭时手都拿不住筷子。
短短6个月,谢子雨的训练成绩在同年兵中名列前茅。当兵一个月,他成为新兵班副班长;当兵半年,在集团军组织的“岗位练精兵”比武中,夺得班用轻机枪专业射击第一名,荣立三等功。
当初,领导并没有考虑让谢子雨这样的新兵参加比武。可是他找到连长毛遂自荐:“我要参加比武!”这让连长犯了难,集团军训练尖子比武,让一个新兵上阵胜算有多少?可连长经不住谢子雨的软缠硬磨,最后答应让他当一名“候补队员”。
初夏,毒辣辣的太阳晒在身上,站着不动汗水都会“吧嗒吧嗒”往下掉。同为候补队员的几位战友坚持不住了,悄悄对谢子雨说:“别傻练了,咱们是候补的,比武肯定上不了场。”
“是候补就有希望,有希望就要尽最大努力!”
谢子雨没有丝毫懈怠,练立姿据枪,他一练就是两个多小时;练卧姿据枪,他趴在砂石地上,一练就是大半天,肘部蹭破了皮,手腕磨出了泡,从没叫过一声苦。经过几轮淘汰筛选,谢子雨最终成为正式选手。
比武开始了。就在参加轻机枪精度射击比武的选手上场时,突然间,天空一片昏暗,暴雨骤降,能见度下降。而此时,黑白靶又换成了暗绿色靶,这对每个选手都是个严峻的考验。
大雨中,身处1号靶位的谢子雨卧倒、架枪,动作干净利落,雨水顺着帽檐不停往下滴,他趴在地上纹丝不动,全神贯注,沉着冷静地瞄准击发。“叭叭叭!”一阵枪声过后,报靶员报告:1号靶10发子弹命中87环。
接着进行夜间射击、隐显目标射击、应用射击三个课目比武,谢子雨在40多名选手参加的轻机枪专业射击比武中技压群雄,获得总分第一名。
野外训练场上,北风漫卷尘土飞扬。连队正组织四○火箭筒瞄准训练,教练员问大家:“风从左边吹来,火箭弹会向哪边偏?”一些新战士凭直觉抢着回答:“右边。”
谢子雨拿着树枝在地上比比画画,站起来提出了反对意见:“火箭弹的弹头体积小,重量大;尾翼体积大,重量轻。因此,风对火箭弹前部影响小,而对尾部影响大。所以,风从左边吹来,弹头反而会往左偏。”
“回答正确!”教练员向他投来赞许的目光,当场请谢子雨为大家示范修正偏差。
谢子雨没有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他深知,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既要苦练,还要巧练。他把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记在自己的笔记本扉页上,认真研读军事书籍,记下了近5万字的训练体会。他总结出“一个做到位、两个无意识、三个要注意”的轻机枪射击要诀,在全旅推广。他建议给每支枪建立“误差档案”,从中分析有关数据,使连队射击优秀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
从文弱书生到精武标兵,谢子雨实现了人生的一次跨越! (解放军报 杜家雷 郑哲 欧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