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再拖的科龙电器年度报告终于亮相。昨天,科龙电器公布了去年业绩,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65.65亿元,净利润为2412万元。与2005年的37亿巨亏相比,科龙电器在海信集团入主之后,创造了国内企业扭亏为盈的新纪录。
创造扭亏纪录
科龙电器曾经是家电狂人顾雏军打造制冷帝国的根基,然而从2004年开始,科龙突然宣布出现大幅亏损,2005年亏损加剧。曾经头戴光环的顾雏军也因此遭到有关部门的调查,被指涉嫌侵吞公司资产。如果科龙此次公布的年报再度出现亏损,科龙电器将面临退市的危险,因此,这份被连连推迟的年报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
而此年报披露的好消息,解除了科龙电器退市的风险警报,也使公众见证了“海信救赎科龙”的神话。科龙电器有关人士表示,科龙去年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毛利率,从而增强了企业赢利能力。此外,公司去年底收到佛山市有关部门给予的技术改造及创新补贴资金7000万元。
专家分析,科龙曾经动荡和出现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股东频繁更换以及大股东本身的问题。而在去年初强势入主科龙之后,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就发出指令———“海信的一切工作要为拯救科龙”。随后,海信首先通过代理销售协议,直接向科龙“输血”———投入了超过3亿元的启动资金,将科龙电器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进军“白色家电”
据悉,科龙电器在去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中,冰箱销售收入占50.68%,空调销售收入占38.64%,冷柜销售收入占3.53%,其余7.15%来自其他业务。消息人士介绍说,海信的所有白色家电注入科龙工作有望在今年年底完成,之后还将成立海信与科龙联合的白色家电产品营销公司。
而S*ST科龙日前终于摘掉了“S”,从上个月底开始启动股改。海信空调承诺,股改后将对科龙电器进行资产重组,将海信集团旗下白色家电业务的相关资产注入科龙电器,并主推海信、科龙、容声三大品牌,将海信科龙做成国内白电强大的供应商。目前,海信和科龙的人事融合已基本完成,海信和科龙销售系统已统一办公,预计今年海信科龙白电的国内销量将达到120多亿元,国际市场销量也将达到120多亿元。记者李永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