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之吴向宏专栏
最近有家叫碧桂园的公司上市,很多媒体都在渲染这样的标题:25岁的杨小姐(碧桂园大股东)身家“顿时达到500亿港币”,“一跃”超过张茵,“一夜之间”成为中国女首富……这些标题都犯了同样一个观念上的错误。
所谓上市,不过是公众股东通过公开的股票市场,对一家原本属于私人的公司现有股份进行全面估价、对其未来战略进行认购的过程。既然杨小姐的公司上市后,其个人股份市值达到500亿,也就是说,在上市这个交易过程中,公众股东对杨小姐的现有股份作出了一个“价值500亿”的估价。如果我们相信市场给出的是合理价格,相信没有重大的制度缺陷和人为恶意炒作,那么杨小姐的股份,在上市之前就应当值这个价。杨小姐的身家早就是500亿,并非自上市之日始。
私人公司上市的过程,打个比方,就像一个人把祖辈珍藏的古画拿到市场上公开拍卖。如果拍卖市场可信,没有欺诈行为,则不论这幅画拍了多少钱,一百万一千万哪怕一亿也好,你都不能说这个人是“一夜暴富”,因为此前他拥有的画应该就值这么多钱。他早就是一个富人,只是以前没有公开估价而已。
这样看来,所谓上市,正是一次把个人财富暴露在阳光之下、让社会公开评价一个人财富多少的过程。世界上有许多“闷声发大财”的富豪,他们的企业始终私有,不上市,不向公众出售股票。这些人究竟有多富,也许永远是个秘密。那些流行杂志发布的“富豪榜”之类,一般也尽力窥探,比如用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之类数据做比照,测试这些私有公司老板们的身家。然而永远是管中窥豹,挂一漏万。假若世界上所有私有公司都去上市,则各种“富豪榜”的面目,恐怕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当然,人性的缺陷往往是:只关注那些看得见的东西,对隐藏的东西则浑噩不顾。在那些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事物面前,我们常常会有眼无珠。
对于企业上市这个过程,长期以来我们有眼无珠的是什么呢?那就是看不到上市其实是企业的痛苦选择。上市的本来意义是融资。在所有的融资手段中,公开发行股票,上市融资,这是最贵、成本最高昂的一种。能够用自己的钱做大的企业,根本没有必要去向外界融资;能够用任何其他方式融到足够资金的企业,也根本没有必要去上市。上市不仅首次融资成本高,而且上市之后将面临政府部门更严厉的监管,需要执行更严格的财报制度,今后每年的运营成本都会多上一大摊。此外,上市还意味着要面临被恶意收购的风险。上世纪90年代以前,某些私人股权基金的拿手好戏,就是用杠杆收购(LBO)方式恶意收购那些资产优良但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到手后便清盘、卖光,以此赢利。许多有悠久历史的家族企业,由于缺乏资本市场经验,上市后便很容易中了这些私人股权基金的招,百年老店毁于一旦。
上世纪90年代之后,风气忽然一变,上市变成了人人争食的大肥肉。这种风气的突变,很大程度上是某些风险投资家们的策划。风险投资家凡投资于一个私人企业,总是急不可耐希望“退出”,早点套现自己的利益。至于被投资企业自身是否能健康成长,对风险投资家来说,往往只是第二位的考虑。地球人都知道,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手段,就是催促被投资企业尽早上市,从而自己可以在股市上抛售以套现。为此,在企业内部,有时不惜以杀鸡取卵的方式催肥被投资企业,推其上市;在社会上,则是大肆营造一种似乎不上市就不是好企业、而上市企业就必然是优质企业的奇怪气氛。可以说,在风险投资家们推动的互联网泡沫期间,高科技企业股市的确已经被折腾得几乎“失灵”,不再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一些严重亏损、毫无前途的企业,只因为挂个互联网的招牌,上市后也翻跟头似的暴涨股价。上市不再是给企业家身家公正“估价”的过程,而真的变成了一场以泡沫方式制造富豪的游戏,的确能够让一个原本是穷光蛋的亏损企业家“一夜暴富”。幸好,这场狂欢终于走到了尽头。互联网泡沫破灭了,风险投资也风光不再。这两年,传统的私人股权投资重新兴起。国内不少人听着新奇,一知半解,以为私人股权是什么新鲜事物,其实,它们是“古老”的投资方式了。它们的重归,也就意味着“上市”回归为对企业家身家公正估价的过程。
还是用古董的比方:如果上市过程真的能使人一夜暴富,那一定和拍卖祖传的真古董毫无共同点,而更像是把一些假古董卖出了大价钱。由此回头看关于碧桂园的新闻:假若我们有比较正确的财富观和企业观,我们就没有必要对杨小姐有多少身家、是否第一女首富之类无聊的八卦喋喋不休。人家第一首富也好,第七富也好,总之比我要富很多倍,而且一个子儿也不会白给我,我关心这些有何意义呢?不如认真考虑一下:中国的上市过程是一个合理的估价过程吗?市场上流行的是真古董还是假古董?杨小姐的500亿身家是其企业真实价值的反映,还是中国不合理制度下股市的扭曲定价?如果中国股市不具备公平定价功能,则其根源又何在呢?
(作者系国际咨询公司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