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棒球是项新奇而陌生的运动。安打、本垒打,都是不曾听过的名字。尽管在美国MLB(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是比NBA(美国职业篮球协会)还炙手可热的热点,但运动知识上的生疏以及市场推广方面的“迟到”,使MLB(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在中国注定要走一段比推广NBA更艰辛的路。
通过先期电子邮件联系,本报记者成功预约到MLB国际事务总裁约瑟芬·芙斯女士进行独家专访,通过她,了解到更多MLB在中国的未来发展。
棒球是种文化
棒球在美国号称“全国性消遣”,也是最能象征美国文化的比赛。前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家巴松曾说:“要想了解美国人的心态与思想,最好的办法是学打棒球或去看棒球赛。”“通过音乐、服饰以及运动比赛的推广,将最原汁原味的美国文化带到中国。”这是MLB此番来华的重要目的。
MLB是基于美国棒球大联盟比赛而形成的商业品牌,在欧洲和韩国,这个品牌受到当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迅速成为流行时尚的代表。“不了解棒球?没关系,中国的年轻人可以先从了解MLB帽子开始。”
与传统概念背道而驰,芙斯女士表示,在中国,服饰是让消费者迅速熟悉棒球联盟赛事的捷径。“当他们爱上MLB服饰的风格,爱上因此带来的时尚街头文化,他们自然会想去了解形成这种文化的环境,探究那些徽章、队标背后的意义,也自然会去观看赛事本身。”一举两得的方式,成为MLB开拓中国市场的第一步。
寻找棒球界“姚明”
采访MLB,拿来与NBA相比较是无可避免的。尽管在美国本土,MLB赛事要比NBA更受追捧,但一个“中国YAO”,让所有中国人在第一时间都接受并逐渐了解NBA赛事。
“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个现象,事实上,我们正在努力寻找中国棒球界的姚明。”芙斯女士透露,MLB一直致力于帮助棒球水平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普及和发展该项运动。自2003年起他们开始向中国派遣教练,目前担任中国队主教练的吉姆-拉菲巴就曾是MLB的一名职业选手。
“在MLB,我们有来自全球各地的球员,其中有不少来自亚洲。”她介绍,截至2006年,MLB中共有13名中国台湾球员、9名日本球员和8名韩国球员。在拥有日本投手松坂大辅和中国台湾选手王建民后,美国职棒大联盟将眼光投向中国大陆,他们一致认为,对棒球的未来而言,在中国的发展可能更为重要。
在MLB看来,中国13亿人口中肯定蕴藏着极具天赋的球员,正等待被发现。“好的棒球手不但需要天赋,还需要优秀的训练环境和方法”。因此,促进中国棒球运动发展是MLB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面。就在今年1月下旬,MLB明星球队纽约洋基队高层管理者飞赴北京,与中国棒球协会结成合作伙伴。这也是中美建交以来首度棒球交流。
由于2008年奥运会很可能成为棒球在奥运大家庭的绝唱,对大多数现役棒球选手来说,北京奥运会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中国棒球的实力有限,很多时候还要为一张奥运入场券奋战,这次中国队能直接入围,是最好的机会了”。若能通过MLB赛事推广,得到美国先进棒球训练技术的辅导,对于中国棒球队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如果给中国人时间和足够的指导,中国也许会成为下一个棒球基地。”芙斯女士表示,在此次赛事推广活动后,MLB将每个季度都进行相关活动,并将着手在中国大陆设立棒球训练营,定期派专家指导,以期中国大陆成为未来棒球人才的储备地,和亚洲最大的棒球市场。
本报记者厉苒苒
中国的棒球情缘
棒球运动在中国,渊源颇久。
1863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棒球俱乐部在上海成立。9年后,同治十一年(1872年)清朝政府派遣近百名10~15岁的学生赴美留学,这是近代史上有名的“留美幼童”。这批学生皆集中于东北部的康涅狄格州受教育,他们很快地浸润于美国文化,并且学会了打棒球,组成了一支名叫“东方人”(Orientals)的棒球队。
“东方人”棒球队是一支球技极好的强队,在康州首府哈特福德可谓数一数二,战绩辉煌,美国球迷常为他们打气。队员包括日后成为中国铁路工程界先驱的詹天佑,以及后来当上清朝外务大臣的梁敦彦。该队1878年摄于哈特福德“留美幼童肄业局”前的照片,至今仍到处流传。
由于清朝保守派的抗议,留美幼童于1881年(光绪七年)全部奉召回国,“东方人”棒球队也把棒球带回了中国。遗憾的是,他们的球技未能移植于神州大地,棒球运动也一直没有在中国起飞。本报记者厉苒苒
芙斯对棒球运动在中国的前景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