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变清了,多年不见的水鸟也一群一群飞回来了,没想到,真是没想到变化会这么大。”4月26日,家住西安市东郊的张平安站在河岸边,眺望着波光粼粼的人工湖面感慨万千。在河岸边生活了40多年的老张,亲眼目睹了5年来身边发生的一幕幕巨变。
目前广运潭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届时将形成水域面积13平方公里。同时,我省第一个南水北调工程——引乾济石工程胜利竣工,西安人的饮用水里也有了长江水系的分子,河城市段治理全线贯通,漕运明渠、团结水库、南湖、幸福渠等一批重点治理工程相继开工,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启动。
“我从小住在河边,自然对水有一股说不出的亲近感。河水污染了,我心焦,西郊的沣河水污染了,我一样难过。”张平安说,2002年的时候,当他从报纸上看到,西安的“清水行动”拉开帷幕的消息后,自己竟激动得一个人赶到河边痛痛快快地吼了段秦腔。老张说,那一次,作为“元凶”之一的造纸行业成为了治理重点。如何才能让曾经获得丰厚利益的企业主们心甘情愿地关闭工厂?西安市相关部门领导亲自带领部分企业老板专门来到河两岸老百姓家里喝被污染的地下水。特殊的“教育方式”,让“清水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并被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据了解,从2002年至2005年,西安市共关闭造纸企业211家。今年年底,还将再关闭淘汰12家造纸企业,明年再关闭淘汰11家……西安的“清水行动”将永不落幕。如今,一些河流已经恢复了昔日的碧波荡漾。在河岸边,村里的姑娘们又开始在河边洗衣服了,而小伙子们又能钓鱼了。他们说,“5年前,这里的水还脏得很,你看,现在多清!”
按照规划,未来几年,灞泾等河流上将兴建25座橡胶坝,形成水面2万多亩,建设李家河等11座中型水库,扩建未央湖,改造兴庆湖和护城河,恢复曲江池和昆明湖,实施引湑(水河)济黑(河)和引金(井河)济灞(河)南水北调工程。城市中,住宅小区要达到300米建泉、500米建池,单位面积超过50亩以上的要建有水池……张平安高兴地说,不久的将来,到水上泛舟,在林中漫步,将成为我们平常的生活,那时的古城,该是多么美。本报记者赵争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