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4月29日电 (记者张云龙、阿斯钢)“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权益。”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最后一位蒙古王爷奇忠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奇忠义出生于1927年,蒙古族名为“奇渥温·孛儿只斤·伊尔德尼博录特”,汉名取家族姓氏“奇渥温”的谐音为姓,忠义为名。他是成吉思汗第34代嫡系子孙。1949年6月,奇忠义成为伊克昭盟(即今天的鄂尔多斯)郡王旗札萨克(即旗长),成为最后一位蒙古王爷。同年8月5日,奇忠义召开群众大会,宣布郡王旗全体军政人员和平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奇忠义历任伊克昭盟民政处处长、副盟长、政协副主席,1988年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直至退休。
4月27日上午,记者在内蒙古医院干部保健病房采访了他。80岁的奇忠义身患肺心病、青光眼、白内障等多种疾病,躺在病床上,跟任何一位慈祥的老人一样普通。奇忠义从没落的封建王公转变为人民的公仆,经历十分坎坷。他深深懂得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的权益才真正得到保护。对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奇忠义说:“这是任何民族历史上所没有过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56个民族的共同创举!”
奇忠义说:“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从国家到内蒙古自治区、再到盟市旗县,少数民族干部得到重用,他们有自己的实际权力,可以自主发展本地本民族的经济和社会事业。”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护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奇忠义说,“我的家乡鄂尔多斯,近几年发展很快,没有文明建设的基础是不可能的。过去抓经济多,抓文明建设少。我在伊克昭盟的时候,主持编辑了《伊克昭盟地方志》,这是内蒙古第一个编辑出版地方志的盟市,许多老干部都认为我干了件好事。”
奇忠义担任伊克昭盟政协副主席期间,负责文史工作,他先后收集了1945年以前进入伊盟革命的老同志的事迹材料,组织编写了三四十人的回忆录。经他审核编印的文史出版物约1000万字。
最令奇忠义称道的是,我国一直重视对成吉思汗陵的保护和修缮。1954年3月,作为迎接成吉思汗灵柩代表团成员,他前往青海塔尔寺安排移灵仪式,并护送灵柩回归原址,在伊金霍洛旗重新修建了陵园,并将散落在各地的成吉思汗遗物逐步集中到了成吉思汗陵。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先后投入数亿元修缮成陵。他说:“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陵永远是蒙古民族的圣地。”
奇忠义认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他说,《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上级人民政府有责任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快发展。国家多年来对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大量资金。特别是从2000年以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绝大部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使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又新建许多工业项目,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既加快了民族地方的发展,又对整个国家的建设给予很大的推动力量。此外,国家还把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作为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他说:“国家给牧民免税,给牧民上低保,历史上没有过,只有共产党这么做,这是少数民族权益得到保障的重要表现。”
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卫生环境也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奇忠义说,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孩子上学,在考分上有了明确的规定,要比汉族照顾不少,而在一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教育、医疗全部免费。但是,奇忠义也谈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也有一些需要加强的地方,如对矿山资源的自主权执行得不够,而个别地区忽略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也要引起重视。
“少数民族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一半还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事关国家的大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这么快,就是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