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个君王,他担心自己是否能够成为一个英明的君王,于是就去问一个智者。那个智者问他一个问题——您是喜欢“独乐乐”呢还是喜欢“众乐乐”,这个君王说喜欢“众乐乐”,于是那个人就认为这个君王是个可造之才,果然后来这个君王成为一代明主,就是好评如潮的那种主子。
什么叫“独乐乐”呢?有点类似没事偷着乐;什么叫“众乐乐”呢?就是普天同庆,与民同欢。在秦始皇还没有统一中国以前,中国人就喜欢“众乐乐”,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很多年以后,我们还是喜欢“众乐乐”,结果呢,我们就形成了“众乐乐”文化。比如说我们喜欢搞一个主题的东西,举例论证吧,我们一年有那么多传统节日,但是每个节日好像主题都是“团圆”,而且主题的展开也都是围绕着“尊老爱幼”这一中心思想,年年如此回回一样?熏就跟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样,每到大年三十就“众乐乐”一回,也不嫌烦。好了,从春节顺着往下说,元宵中秋重阳,哪个不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思亲就得“众乐乐”一下。所以没有经过传统教育折磨的新一代人就开始讨厌过年,并由此讨厌所有的传统节日,为什么呢?因为什么事情一到了“众乐乐”的地步,搞好了可以说是“隆重”,搞坏了就只能说是“沉重”。本来工作就够忙的,日子就够累的,轮一个节日还要百感交集,你说图什么呢?
但是“众乐乐”已然成为一种文化,什么东西一成为“文化”就没有那么简单。本来“众乐乐”还是“独乐乐”不过是寻欢作乐的不同方式而已,为什么“独乐乐”就没有成为咱东方的主流文化呢?也许是因为咱这一方水土的老百姓特别喜欢有福同享有饭同吃,而有的人也特别喜欢用“众乐乐”的方式来表现自己“亲和”的一面,但是没有人算过“众乐乐”的成本比“独乐乐”大多了。
最后,我一定要强调一句,我并不反对“众乐乐”,如果有一个大户拿自己的腰包来“众乐乐”,谁会不高兴?或者说几个大头集资搞一个“众乐乐”的晚会,像人家奥斯卡颁奖典礼,我盼着呢!我讨厌的是花很大的本钱搞一个“众乐乐”的东西,结果谁都不买账,而且也没有几个人真乐,这就有点让人烦。
春日迟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