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计划移民200万建一小时经济圈
重庆市目前正试图推行 “一圈(一小时经济圈)两翼”的发展新战略,预计该市未来5年内,将有大约200万人口被转移到“一小时经济圈”内,而未来10~15年则将转移400万人进到圈内,这一数字是该市承担的三峡移民数字的4倍。
不过,目前当地还没有找到如何解决这几百万人转移的具体方案。
“一圈两翼”战略
重庆市党政机关4月28日召开了一个专题会议,对落实新发展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该市在2006年11月抛出“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后的一个实质性推动举措。
其“一圈”是指,未来将在以重庆市主城为核心、1小时车程为半径的范围内,打造一个具有明显聚集效应、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的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主要包括重庆市主城九区,以及该市的潼南、合川、铜梁、大足、荣昌、永川、双桥、璧山、江津、綦江、万盛、南川、涪陵、长寿等14个区县。
“两翼”是指该市的库区及“一圈”外的另一区域。
这“一圈”区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目前常住人口达1600万人,接近重庆市人口的60%,其中城镇人口接近1000万人,城镇化率接近60%,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0%左右。
重庆市目前正试图借这一发展战略彻底改造、提升当地的社会、经济结构。目前,重庆市是大城市带大农村结构:该市现有总人口约3200万人,但主城区只有约600万人口,其余约2600万人居住在30多个区县的中小城市及村镇。
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当日在会上称,目前,重庆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小马难拉大车”,“大城市带不动大农村”。
5年转移200万人
目前重庆赋予“一小时经济圈”的使命是:“要成为打造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域、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战略平台,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并尽快赶上东部地区的平均发展水平。”
汪洋用“大马拉大车”来表达这一构想。当地试图构建的新格局是,通过加快主城区周围一小时车程范围内的23个区县的发展,发挥大城市辐射带动力,来解决“两翼”发展问题。
重庆市计划在10年~15年以后,将这“一圈”的地区生产总值做到超过全市生产总值的80%,集聚城镇人口超过2000万,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这意味着,未来10~15年该市其他区域将有400万人口转移到“一圈”内。
“我们现在计划每年大概要转移40万,今后五年我们要转移200万。”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说,这一转移也包括“两翼”里面的县城、城镇实行梯级转移。
几百万人转移方案待定
汪洋日前称,“对于三峡百万移民这个世界级难题,我们已是胜券在握了。”
重庆市承担的三峡库区移民任务是113.8万人,占整个库区移民任务的近85%。目前,重庆市已经迁移了102.4万人,完成了任务的90%。
而“一圈两翼”战略则需要在未来10~15年间转移400万人。尽管本次人口大转移与三峡库区移民有本质区别,但如何转移比三峡移民多几倍的这几百万人仍令人关注。
重庆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处长王青日前称,“1小时经济圈”详细规划将于6月出台,目前正在就“1小时经济圈”如何吸纳“两翼”(指渝东南地区和渝东北地区17个区县)地区人口,向市民征集意见和建议。
重庆市发改委官方网站日前挂出的一则“如何加强‘一小时经济圈’对‘两翼’地区的人口吸纳作用?”显示,该委目前正在向民间征求解决方案或建议。
该委目前提出的问题有:考虑到“一圈”的承载能力,“两翼”向“一圈”转移多少人口才比较科学?“一圈”要通过哪些手段来吸纳这些人口,实现安居乐业?“两翼”除向“一圈”转移外,其他富余人口的出路又怎么解决?在“两翼”的人口转移过程中,怎么解决市场引导与现行人口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能否采取“定居式”来实现“两翼”人口的转移等。(第一财经日报 程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