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类的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是同步增长的,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更多的精神生活需求。种种迹象表明,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绩之后,国人在精神文化上的需求与激情正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旺盛。
从农民自己出资拍电影,到电视上由农民拍摄的DV播出的渐多,再到今日村委会办起了电视台……逐步富裕起来的中国农民,已经不能满足于单纯地被动接受大多由城市人生产的“农产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当然,基于中国“地大人多”的特点,我们还不可能“想搞个电视台就可以搞”,尽管有好的出发点,尽管一出生便有“不俗”表现,但基本的政策底线不容逾越。因此,违背政策的村电视台活跃了两月之后,便被叫停了,倍感伤心的村委会主任流下了泪水……
诞生两个月的村办电视台“夭折”了,但我们却无法对其“自娱自乐”般的热情表现出丝毫的嘲笑;恰恰相反,它的一开一停之间,带给我们的是诸多的思考。
应当说,这个村办电视台没有太专业的设备,没有高水平的人才,甚至还没有吸引到村头小饭馆的“广告”,但就是这样一个电视台,却鼓捣出了“村民们很喜爱”的节目,工作人员也敢自信地说“节目好不好,村民说了算”。这是为何?
诚然,大家无论怎样心怀天下,但从心理上都还是最关心身边的事情。看着屏幕上是邻居大妈家的二小子,或者那个主持人是“刚刚在路口碰上的小方”,怎么着也是一份亲近感,能不热心瞅上两眼?《双桥新闻》、《街头巷议》、《生活小窍门》……光看这栏目的名称,便充满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一面;什么样的水果使用过膨大剂,哪些水果不要买……光看这些话题,老百姓怎么可能不关心?
中国有9亿农民,只有农民才了解农民最想看什么,但不能否认的是,我们现在好多文化产品有着深深的“城市中心”的烙印。黄金时间,基本都留给了大片、娱乐或按照城市市民设计的“感情戏”,全国唯一的农业频道如果没有有线电视或卫星接收设备还很难看到,当村民们被动地跟在城市的“主流文化”后边走的时候,如何指望拿出饱满的激情?全国人大代表赵本山曾在两会上建议“办农民电视台”,“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太贫乏了,现在只有一个农业频道,不够看!”这样的抱怨,也不能说全都是“赵大叔”的矫情吧?
违规的村办电视台当然要叫停,但对于电视台被停之后留下的巨大空间,我们却无法如同电脑处理中的“delete”那么轻轻一点便彻底消除。从这些栏目中得到过乐趣的人,如何才能不至于百无聊赖地走回路边的麻将桌?热情的火焰如何才不至于被“霜打”枯萎?
谁来充分地满足中国9亿农民的文化市场?“城市中心论”如何才能不想当然地“了解”农民?富裕起来的农民参与文化生产的热情如何才能被正确引导?“村里的电视台”停播了,“错误”引发的思考却无法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