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游、泰国游,这是国人出境旅游的两大热门线路,“五一”前夕,香港入境团旅行社协会对内地低价团收取近千元团费,把“团费”放到明处,赢得不少人的喝彩;而在泰国游方面,一些旅行社的“暗箱”操作仍玩得“炉火纯青”。
团费涨了,市场变得规范,游客利益得到保障,这本是皆大欢喜的事,但市场的反应却是恰恰相反。记者了解到,“黄金周”期间,推行“阳光价格”的旅行社的香港游人数缩水严重,有些比去年同期少了一半。市场的明显下滑,让这些走“阳光路”的旅行社陷入了两难境地。
多年来,不规范的市场环境,养成了不少消费者片面追求低价、贪小便宜的心态。但孰不知,“羊毛出在羊身上”,明显低于成本价的游团,旅行社显然会千方百计地赚回来。于是,在旅游的行程中,总有人想方设法要“打开”消费者的钱包,那些见怪不怪的不合理收费,已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由此造成的苦涩令游客们久久挥之不去。
香港游把团费放在明处的做法是一块“试验田”,在这里,“阳光价格”将与旅游业存在多年的“潜规则”进行较量。“阳光价格”的推进目前尽管困难重重,但它是行业健康、持久发展的根本之道。在一个“阳光”和“非阳光”产品并存的市场中,一段时期内难免出现“阳光”受冷落的尴尬局面。但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步完善、旅行社的加强自律、消费者理性消费的回归,旅游业的价格终将“拨云见日”。
本报记者陈惟实习生王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