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孔祥毅)出远门太累,不出门太闷。随着黄金周的到来,不少市民会选择郊县游、农家游来调剂漫长的假期。在南京,去南郊高淳县漆桥老街已成为人们的首选目标之一。
据了解,高淳县漆桥老街,志载明代时为临水埠岸集市贸易而形成的市镇,街南北向横跨河道,闹市繁华处集中在漆桥附近,以往商户在河边用木柱搭起了“水榭”式建筑,远看类似高脚楼,近看却是木板封墙,地方习称“水阁子”,虽为商户于水中搭起了简易式门面房,但面街背水,自然成景,为古镇闹区增加了几分情趣。
漆桥老街,东、南、西三面环水,外围纵长1000余米。主街弧型延伸,巷道对称,整个平面布局类似蜈蚣型。今老街区建筑造形为砖木结构,抬头观望,屋檐外挑,对门间宽不足1米,单体建筑三开间,两侧部分以木板作墙,临街门面仍保留了木板矮墙。二层临街设骑楼、花窗。布局前店后宅,上、下两层,数进纵深百余米。深入里弄探首凝望,不少老式住宅的面墙,仍保留了砖砌对称气流通风窗,俗称“眉高眼低”;富户人家门位砌厚墙,外有门罩,内设“门池”和防盗撑门杠龛,这类明代造型,作为江南古民居风格已稀有难觅。
漆桥古镇居民以孔氏为主,均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后裔,南宋时从北方迁到漆桥的是孔氏排行第五十四世,至今已达八十四世左右,祖祖辈辈,繁衍子孙已达30世,在附近各村有2万多人,是孔子后裔除山东曲阜外的第二大居住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