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火了,讲股市的图书也火了。暴富神话的诱惑让我们进入全民炒股运动,在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中,谁也不认为自己是最后一个核心提示
1990年,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上海成立。次年年初,深圳证券交易所也正式开业,从此,金融业开始成为深圳这座改革之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如今,金融业贡献着深圳10%%左右的GDP,数百家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投资公司等相关机构聚集其中。
17年来,穿行在这座新兴城市的人们,或多或少与股票这个词相关联。
2007年伊始,股市飓风开始全方位地席卷深圳。当人们还在讨论“全民炒股”时,深圳,抑或已经迈入“全民投机”时代。
借钱炒股一月赚10万元,海归博士炒股得洋房……2007年以来,投身股市实现财富梦想的故事,开始在这座充满冒险精神和成功欲望的都市里迅速蔓延。4月25日下午两点,位于广州市五羊新城的汉唐证券营业厅内,跟往常一样又挤了个满满当当。一面墙大的电子显示屏前,座无虚席,后边走廊过道里,密密麻麻站了两三排。
虽然刚刚下过一场大雨,但交易厅内的空气还是十分混浊。
在这场全民炒股的运动里,在财富的诱惑下,人们相互裹挟着进入一个近似疯狂的状态,他们的眼睛,看到的似乎只有红红的一片。
白领:上班就看大盘
4月19日,刚刚杀入股市不足一个月的上海白领王先生正在经历其“股海冲浪”最为跌宕的一天。当日,大盘最低跌了250多点,王先生的心也随之降到了冰点。
他每天9点钟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准时打开行情软件观察大盘。
“我们办公室的午间谈资都是股市行情。”王先生说,他所在办公室90%%的人都在炒股。因而,虽然不如证券营业厅那样人头攒动,但是办公室炒股同样不会感到寂寞。
除了办公室有限的信息源,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也被极大利用起来。在4月19日那一天,大盘的跌势让王先生无心工作,满世界问其他人在大盘下跌的情况下如何操作。“我的朋友们说,要继续革命,大盘调整总是会甩掉一部分革命不坚定的人。”王先生笑说。
的哥:我的主业是炒股
在世界股民对上海股市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华尔街股市的情况下,上海股民的疯狂同样火爆空前: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遇到“股友”。从办公室内、餐厅乃至出租车上。
“其实,开出租车只是我的副业,我的主业是炒股。”在上海一辆寻常的出租车内,一位“的哥”不无得意地对记者说。
今年40多岁的“的哥”老张就是“股民”之一。说起来,早在1991年,他就已经在上海某营业厅开户,时至今日,已有16年股龄,可谓相当“资深”。
因为工作关系,老张没什么时间去看大盘,不过他同样在观察着股市和股民的动向。据介绍,他和他老婆都是铁杆股民,而且各有分工:老婆每天去营业厅“坐镇”,买卖股票;而他则每天上班准时听广播动向。
老股民:轮回又开始了
4月25日下午,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马春辉拿到了学生们最新作出的一项调查,这份专门针对在校学生是否已经成为股民基民的调查显示,在大一年级有近10%%的学生已经投身股市,大四学生中股民所占比例已近80%%。“全民炒股实际上已经转变为全民投机。”这位44岁的经济学博士认为。
“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非常健康,相对而言,股市就没有那么健康。”龚刚认为,现在股市上的上市公司,很多并非中国业绩最好的企业,恰恰相反,许多国企最终上市的动因是为了解决其经营上面临的困境。这样一来,如果股市面临震荡,影响最大的恐怕不是宏观经济层面,而更多是不明就里的散户投资者。“也许很多人会跳楼,但是中国宏观经济可能并不会因此跳水。”
52岁的北京股民楚琴大概是支持这种观点的。这位1999年开始炒股的老股民,想起那些被套牢的痛苦的日子,想起因此心脏病病发去世的股友,虽然心里不平衡,但是,她要退出了。
“不想炒了,那么多年被套牢,太痛苦了,新进股民初生牛犊不怕虎,和我当年一样”。楚琴似乎看到一个轮回正在进行。
专家:不愿预料结局
4月24日下午2时50分,深圳红岭中路国信证券营业部,这座连续16年深交所成交量冠军的“中国第一部”里,4楼交易大厅的四个开户柜台前排着长队,原本作为大户和中户交易室的7楼、8楼、10楼也都临时增设了10多个开户柜台。
深圳市福田区振华路曾经的起落跌宕,给深圳御峰君融理财顾问公司执行董事高级投资顾问苏武康博士留下了深刻印记。20世纪90年代,这条繁华商业街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证券营业部,曾被誉为“证券第一街”。在经历2002年开始的长达近4年的漫漫熊市之后,绝大多数证券营业部悄然搬离,所剩无几的也大多不再占用一楼门面。“现在很多人每天都在梦想着涨停。全民炒股已经变为全民投机,确实是个问题。”苏武康说,对于全民投机的结局,自己也不愿预料。
“不仅是深圳人,全国人民都在疯玩!”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钟坚说,这场游戏如何收场,结局怎样,自己是不会去预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