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利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他带领科技人员已研制出近30种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特色的重型变速器系列新产品。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上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代表了中国变速器的最新技术成果。
韩炳涛
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第四设计室重型锻压设计师,教授级高工。他先后主持和完成了20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发和装备研制工作。他主持并亲自设计研制的世界首台万吨(100MN)油压双动铝挤压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荣森
陕西汉江机床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在他带领下,企业数控机床和滚动功能部件两大主业产品技术水平、产品规模始终在国内市场名列第一位。企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连续五年增长达40%,工业总产值从3000万元提高到2.4亿元。
集体(2个)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为中国500强企业之一,在中国机械行业500强中排名38位,以年均40%的高增长成为中国知名的“最具活力”、“最受关注”企业,创造了典型的国有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模式。
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一车间
该车间生产大型精密轧制成套设备和处理线成套设备,产品远销国内外,完成的产品吨位增长一倍,工业产值增长8倍,内部利润增长3倍。在现有职工中,有很多人获得高级工。
电子
个人(9名)
杨 航
陕西烽火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线路设计师,高级工程师。他在工作注重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其科研成果获烽火集团公司特等奖、一等奖8次,陕西省信息产业科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5次。
樊良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所863-803项目总设计师,研究员级高工。20年来他主持的重大军工科研项目多达15项,都出色地完成了各种任务。荣获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
李建华
陕西宝光集团公司配件事业部九车间车工,助理技师。他在工作中勇挑重担,敢于创新,提高了工效和产品的合格率。近四年来,他月月完成工时在车间排名第一,为企业创造效益100多万元,成为生产排头兵和质量楷模。
朱卫东
西北机器厂滚珠丝杠厂磨工。他五年内完成了十年的工作量,创造了同工种历史新记录,破解了大量的生产技术难题,在加工某型号军品关键零件时,有效解决了加工时表面易烧伤、龟裂等技术难题,按期交付使用,受到高度评价。
张春来
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工模具分厂工段长。他敬业爱岗,以厂为家,多次主动承担多项难度系数大的新品、军品工装的制造和改进工作,年完成的总工时都在4000小时以上,是模具工段平均工时的200%左右。
李 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级高工。他带领职工大胆改革,使内部资源尽快适应任务的需求,多次获国家级科技和国防科学技术等奖。全所销售收入连续6年平均增幅35.5%,2006年达到8.21亿元。
伊逊智
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校长,高级工程师。他在教学中坚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在校设立了“技能鉴定站”等,以方便学生技能考级。并在全国筹建100个就业网点。到2006年学校资产规模翻了三番多,达到6000多万元。
李延波
西京电气总公司总经理,正高职高工。他坚定改革信念,成功实施主辅分离,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了企业的运营质量。公司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销售收入从6000多万元增长到2006年6.6亿元,增长了9倍。
张宝会
陕西长岭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科协主席,高级工程师。他负责长岭纺织电子产品、军工电子产品的科研开发工作。使长岭军工产业五年来取得了突破性的重大发展。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做出了积极贡献。
集体(2个)
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
坚持科技强企战略,先后投入2亿多元,对产品的研制、加工、检测等手段进行改造,引进设计应用软件使产品研制由10年缩短到3年,新产品收入已占总收入的95%以上,2006年产值收入均完成7亿多元。
陕西凌云电器总公司机械修造分厂
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分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效益年年创新高,产值从2001年的57万元增长到2006年的333.4万元,年增幅度达56%以上。职工收入23000多元,年增幅30%以上。
建筑、建材
个人(8名)
沈兰康
陕西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代家湾2#商务楼工程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他所负责施工的省人民医院门诊楼群房工程、杨凌水上运动中心终点塔、杨凌国际会展中心、黄陵二期祭祀大院(殿)工程等多项工程获国家、省、市级奖励。
章 平
陕西省第八建筑工程公司安装公司副经理兼第六项目部经理,工程师。发动职工钻研新技术,为企业降低材料成本45万余元。2006年所在项目部完成施工产值923万元,上缴175万元。他所带的项目部几年来从未欠过职工工资。
贾长虹
陕西建工集团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电工班班长。他参加工作以来,参加了省政府室外综合管沟等20项工程的施工,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程任务。他所带领的班组年完成工作产值1360万元,平均全班人均产值68万元。
吴力声
金牛股份有限公司一车间管工班班长,工人技师。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带领班组成员提合理化建议,为企业节约资金几十万元。荣获“卧式支架制作”技术革新二等奖,“116MW后模块制作”技术革新三等奖。
李乃平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无损检测组组长,高级工程师。他开发了检测分析软件,主持和参加了秦始皇兵马俑2#坑网架等100多项重大工程质量的检测、鉴订工作,为我省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韩大富
陕西省第十一建筑工程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她负责十余项重点信誉工程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和科技攻关,多次获奖。负责编制、主持编写的《C60高强砼施工质量控制》一文,荣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奖。
齐科武
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承包二部经理,高级工程师。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年年超额完成各项经济技术指标。2006年来,一举中标国家一号工程-延安革命纪念馆工程等十多个项目的招投标,签订合同总额超过了3.6亿元。
齐惠民
陕西华特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技术员。他努力钻研专业技术,从一名普通的司炉工,成长为技术骨干,在他带领下,动力车间每年都要查找排除一二十项事故隐患,确保全厂十几年水电气风从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
集体(3个)
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
走“以规模求发展、求效益”的路子,企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33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92.55亿元,利税总额由1.18亿元增加到2.6亿元。连续五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并跻身全国大型企业300强。
陕西省第十一建筑工程公司
2006年,总产值突破8亿元,年增长率达到了23%以上,承接施工任务达10.24亿元,增长率达45.7%。共建成国家级文明工地1个,国家级新技术应用金牌示范工程1个,荣获鲁班奖工程1项。
陕建三公司第二项目经理部
2006年累计完成施工任务9366万元。他们承建的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和“国家优秀QC小组”奖。2006年在短短20余天完成了含元殿“人文奥运、盛典西安”2万余平方米看台工程的搭建任务。
石 化
个人(15名)
蒋刚强
咸阳石油钢管钢绳有限责任公司调度工。他在开发挤压吊索新工艺中,带领员工刻苦探索,使首创的新工艺吊索产品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索具产品产值从2003年的几十万元上升到2006年的1400万元。
刘 强
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人。他参与完成2006年永评炼油厂大检修工程、新氢压缩机试车中、神木20万吨/年甲醇项目的220吨锅炉安装工程等多工程,并受到行内外的充分肯定。
卢金海
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橡胶公司硫化二班班长。他带领职工常年加班加点,充分发挥技术骨干的作用,一年创造产值600余万元。他先后参加了国家重点型号、军工项目的科研试制、生产等,被誉为新时期的中国化工工人。
黄建华
陕西双西胶管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他大刀阔斧调整产品结构,走精品化、规模化发展,更新和改造设备,提升了产品的档次,经济效益连年攀高,投巨资新建的“三线”使企业的生产规模经济效益有了跨越式发展。
钱嘉斌
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教授级高工。他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产量始终保持在年产50万吨以上,他重视品牌建设,产品“渭河牌”尿素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葛 雄
化工部第六设计院院长。他特别注重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和研发能力,高度重视技术创新,近几年,该院共完成技术开发和技术基础工作180余项,获得氟、硅、MA、重水等专有技术6项,申请专利4项,获得专利权2项。
郭宝珍
长庆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总公司30657钻井队司钻。多年来,他以持之以恒的信念,脚踏实地地从一点一滴做起,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钻井事业中,进行新革10多项,提合理化建议20多项,成为了钻井队名副其实的“小能人”。
卢克芨
长庆石油勘探局第一采油技术服务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经理兼党支部书记。他带领职工攻克道道技术难题。他带领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实现产值2000余万元。同比增长200%。
郭秀玲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郭秀玲站站长。在王十六转站郭秀玲承担了全厂6S的示范创建工作,做到了“精、细、严、谨”的最高要求,为全厂推行6S管理提供了优秀的示范样板。长庆油田公司将该站命名为“郭秀玲站”。
周宗强
长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他多次参加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工作,其中有两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在生产实际中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大批低产低效油气田相继得到了成功开发。
李剑浩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总经理。他科学管理,公司经营业务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4%,2006年实现总产值14.45亿元。研发投产的技术装备,被评为中国石油集团技术创新一等奖,科研项目立项113项,近百项技术授权国家专利。
杜善梅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化公司榆林炼油厂质量监督检查科综合班班长。她严把原油入厂质量关,分析样品做到每个数据都能百分之百的准确。她刻苦钻研业务,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积极参与技术革新,确保安全生产。
李志海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化公司永坪炼油厂车间副主任。他练就了一门过硬的焊接技艺,他所在的班组,成了检修现场的一面旗帜。20多年来,他曾多次在企业、全省、全国焊接技术比武中获得好成绩。
张化安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田公司天然气勘探开发事业部主任,高级工程师。他致力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科技创新应用的研究和实践,参与项目多次获奖,在他带领下,实现了天然气勘探试气零的突破。
郭永宏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钻采队队长。他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投身企业成本效益年活动,坚持在井口将憋压数据及时反馈到技术员手里,为恢复生产争取了时间。节省由于设备维护需要停井的时间,提高了采油时率。
集体(5个)
陕西陕化化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经营任务连年超大型额完成,建成3万吨/年合成氯联产甲醇装置和5万吨/年三元复合肥项目、吹风气回收和10万吨/年磷酸铵项目,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77702万元,员工人均年收入达15306元。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截至2005年底,累计建产452.8万吨,生产原油1910.9万吨,2006年生产原油225万吨,吨油操作成本在6年时间内下降了46.23元/吨,累计向国家上缴矿产资源损失费、增收税近5亿元。
中油测井公司长庆事业部
累计完成完井7935口,固放磁测井7827口,射孔桥塞10631井次,动态监测2807井次。2006年中标壳牌长北项目,安全优质完成5井次作业任务,用户满意度达95.60%,签订合同332份,履约率10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田公司吴起采油厂
新打油井1025口,生产原油14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9.26亿元,较上年净增15.26亿元,上缴税金6.45亿元,较上年净增2.76亿元,实现利润3.45亿元。
陕西神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累计生产精甲醇18万吨,完成年生产任务的102%,产品质量全部达到国优标准,并在国内各大主要产品销售地都建立起了产品销售渠道,形成了有效的销售网络,超额完成了全年经营指标和利润目标。
冶金、有色
个人(8名)
宫汉杰
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重机结构车间焊工。他钻研技术,创新工艺,节省了机械加工费用。仅切割日本神户轧机牌坊产品一项,为公司节约加工费用12万元,为开拓国际市场做作出了贡献。他带头节约增效,节约资金110万元。
张 平
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炼焦分厂煤场管理员,工人技师。担任桥吊司机兼班长,为岗位标准化作业付出了大量心血。担任煤场管理员,仅2006年查出的问题煤130余吨,避免公司蒙受损失,确保入炉煤合格率连年达到100%。
李吉利
陕西大西沟矿业有限公司菱铁矿技术组工程师。在我国菱铁矿开发利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他大胆摸索,反复实验,在磨选试验阶段,最终得到精矿品位和回收率82.38%的指标。省科技厅鉴定其为“国际领先,国内首创”。
张丹力
陕西龙门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他上任以来,钢产能由30万吨发展到300万吨,总资产由9亿元增长到50亿元,销售收入由5.8亿元增长到70亿元,利税由6000万元增长到4.47亿元,跨入中国企业500强。
李聚山
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钼炉料产品部焙烧工。他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成为一名土专家,为提高工效做出了贡献,在他的带动下,几年来节约成本80多万元。每年从洗包装袋中回收钼精矿3吨多,为公司创造价值数十万元。
张明丹
陕西华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结构分厂铆工一班班长。他肯思考,爱钻研,多次破解决加工难题,先后为厂里争得上千万元合同。在陕汽K29大箱试制中,他采用反变形法,保证一次试制成功,为公司以后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刘学武
汉中八一锌业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采矿高级工程师。他把企业打造成我省重要的铅、锌冶炼基地。截至2006年底,资产规模从4641.5万元,增至12亿元,增长了25.85倍,累计向国家缴纳税金1.8亿元。
张万业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七总队地质总工程师。他带领地质人员在已知矿床下部找到了新的矿产资源,延长了矿山寿命,扩大了矿体规模。在峰崖矿区,找到了铅锌矿体,新增储量100万吨,有效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
集体(3个)
陕西省龙门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轧钢厂
积极实施“65万吨技术改造工程”。累计实施技术改造240余项。年产量以每年10万吨左右的速度增长,总产增加了近42亿元。生产的“禹龙”牌钢材,畅销国内外。
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收购兼并,努力挖潜降耗,加速了资金周转,始终保持整体盈利。10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30%,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19倍,出口创汇年均增长2.3倍,总资产增加到170亿元。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
国内航天航空用钛材的95%来自宝钛。品牌建设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巩固和扩大了国内市场,而且进一步开拓了国际市场,2006年,外贸订货额达到4.5亿元,同比增长100%,创造了历史新高。
银行、证券、保险
个人(6名)
孙燕华
中国人民银行咸阳市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中心主任,经济师。她主持的“凭证信息网络传输系统”开创我省先例,提高了监督时效、创新了监督模式,强化了支行国库核算的风险控制,促进了核算质量的提高。
惠 平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他通过增强市场营销和经营风险掌控能力,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各项存款增长420亿元,彻底扭转了长期以来经营亏损的局面,经营效率稳步提高。
陈建民
陕西省农行韩城支行行长,经济师。他主持支行的工作业绩在渭南各支行遥遥领先。2006年支行各项存款11.8亿元,比2002年增加6.65亿元,年递增1.6亿余元;各项贷款余额12.4亿元,比2002年增加10亿余元,实现利润大幅攀升,2006年被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评为先进单位。
杨 莉
建行陕西分行党委组织部部长兼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高级会计师。她在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年轻干部培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员工队伍结构调整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全力为业务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李玉强
陕西神木农村合作银行稽核审计委员会主任。他从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入手,把防范各类风险作为工作重点,在贷款规模持续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不良贷款连年下降,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实现利润2.04亿元。
吴宏永
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管理中心总经理。在负责投资管理工作中,推行强化投资决策、交易和托管三分离的防范机制,推进了公司保险资金的全额托管。2006年,实现投资收益1.19亿元,投资收益率达到13.92%。
集体(1个)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土门支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支行的主流市场营销能力、风险掌握能力以及内部管理水平。2006年,实现利润1.1亿元,存款余额73.9亿元,连续9年未发生重大差错事故。
科教、出版
个人(38名)
周德云
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重点型号、国防重点和重大基础科研课题60余项。为我国歼十战斗机武器火控系统提供理论支撑做出了贡献,提高了飞机的作战性能,被空军首长誉为“梦寐以求的改装设计”。
吴文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执教26年,培养硕士42名,博士8名。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出版教材、专著10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游旭群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和中国民航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等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课题10余项。为“神舟五号”航天载人计划的顺利实施做出了贡献。
刘池阳
硕士研究生学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实现了陕西省主持国家973项目零的突破。成功地组织了3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进一步研究和发现大型古油藏,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十大新闻”。
刘晓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重要学术期刊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4部,两次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三次荣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晓刚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多芯炉生产sic新技术和双电源多热源炉生产sic新技术”先后在9个碳化硅厂推广应用,总产值5亿多元。
韩 松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兼主编,法学研究员。主编的学报《法律科学》2006年被评为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个人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主编。2006年独立撰写完成《民法总论》,发表论文12篇。
刘 沛
陕西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陕西省工业自动化重点实验室主任。自制实验设备70余套,节约资金150多万元。获陕西省优秀青年教师、陕西理工学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李海龙
渭南师范学院数学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解析数论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2篇被SCI索引,10余篇被《美国数学评论》和《中国数学文摘》等索引。主持的《高等代数》课程获“省级精品课程”。
刘如平
陕西教育学院教育系教师,教授。注重汲取来自理论前沿的新锐观点和教学一线的鲜活经验进行教学,把课堂作为现身说法和模拟演练的实验园地。在心理学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实验室等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屈 雷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他根据其专业所长,利用学院闲置仪器创建榆林学院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两项研究成果经教育部鉴定,居国际领先水平,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贺荣敏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写意人物画教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写生教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使用教材。创作作品100余幅,其中《血的印迹》获文化部全国画院最佳作品奖。
韩俊岗
西安邮电学院计算机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与企业联合培训学生。四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最早开展硬件形式化验证研究。首次研制出国内专用芯片,为国家创造了十多亿元的经济效益。
卢庆林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主任,副教授。他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科研教研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开发5个新专业,新建5个实验实训基地,创办了产教合作奖励基金。
罗秀成
西安医学院基础课部主任,教授。他参与的教改组撰写论文10余篇,撰写论文5篇,主编参编《人体解剖学》等教材7本。先后建成微免、组胚、病理、解剖、生理5个省级重点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门长贵
西北化工研究院煤气化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他先后主持国家863攻关项目——干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0余项。多元料浆气化技术已在国内15套大型煤化工装置上实现技术转让和推广应用。
丘 进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教授。他全身心投入学校改革发展,建立学生管理新机制,倡导师生谈心活动,亲自和学生谈话达300余次,在全国高校树立了典范。努力推进交大国际化办学目标,大大拓展了工作思路,提高了学生管理水平。
汪应洛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编写的《系统工程》一书成为高校广泛使用的教材。提出的生产率工程及提高生产率系统化方法,在企业广泛推广和应用。在国内首次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开展教育研究。
郝 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近5年来承担和完成30多项科研任务。积极投身陕西高新技术建设和外资引进,为国际著名大公司英飞凌、美光和应用材料公司等进入西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 丁
西安理工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工作以来,创名牌专业和精品课程,带领的课题组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0亿元以上。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国家陕西省科技进步奖。
马建中
陕西科技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3项,取得了卓著的成果。研制开发的系列皮革化学品已在多家化工厂投入生产,为我国皮革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江南
西安工业大学校长,教授。主要从事新型高温结构材料和金属记忆合金的研究与应用。主持和参与完成了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个项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被评为部级优秀教师。
安芷生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主持并完成多项关于研究成果,对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科学决策产生了了重要影响。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荣获何梁何利地球科学奖和匈牙利地理协会Loczy奖章。
许志安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在他带领下,走出了一条西部科研院所超常规发展的成功之路,使中联西北设计院从年产值不足300万元,发展成收入突破1.5亿元、人均收入7万元的全国知名的设计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