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时30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小区内,一个五层的窗口准时亮起了灯,住在这里的松林正上小学六年级。为了能在7时30分赶到远在亚运村的学校上早读,他每天不到6时就要出发,即使这样还经常迟到。
他的体质也在下降——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小松林发了3次烧,为此耽误了将近一个月的课程。
在北京,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种现象更为普遍,特别是初三、高三学生中,每天仅睡五六个小时的孩子不在少数。
不久前,一份由某专业调查机构完成的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5小时。不少医学工作者建议,为了孩子的健康,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得少于10小时,中学生的睡眠时间每天不能少于9小时。
社会上曾出现过“孩子上学时间向后推迟半小时”的强烈呼声。上海、北京等地也在进行试点。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这项试验运行得并不顺利。
反对的声音首先来自一部分家长。
赵女士在中国气象局工作,每天8时15分上班,她的女儿每天7时45分到校。于是,她每天7时20分左右从家里出门,约7时40分把孩子送到学校,再骑自行车20多分钟到达单位。如果真的推行了孩子推后半个小时上学,“我还得那个时间送她到学校,否则我就得迟到”,而学校早上开门的时间通常与学生进校时间差不多,孩子早到学校只能在校门外等候。
学校也传来了反对的声音。小学老师王松说,“如果早上推迟半小时,中午吃饭时间、下午放学时间都会向后推,可能会带来更多不利的结果。”
赵女士也同意王松老师的观点:按现在的时间表,她女儿每天都会在交通高峰来临之前到家,如果向后推迟半小时,很可能遇到上下班高峰,不仅增加了危险性,到家的时间还可能不只是晚半个小时,孩子睡觉的时间可能也会相应向后推。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推迟孩子上学的时间,而是不要给孩子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孩子得到更充分的休息”,管理学博士狄涛说。
“孩子的有些负担,是择校造成的。”北京市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的付校长说,现在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择校,但是他们为此付出的成本,尤其是身体成本却在增加。
松林每天要从北京南五环外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北四环外的亚运村上学,每天一个来回,四五个小时花在路上。
狄涛说,孩子们早上多睡半个小时,必定会在其他时间减去半小时甚至更多,“这是一个牵扯整个社会的工程,如果盲目实施,有可能引起整个社会生活的混乱。”本报北京5月1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