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频道纪录片工作室主任梁碧波
从学农到成为电视新闻记者,再到拍摄与制作纪录片,梁碧波让媒体圈内人惊讶,而他在纪录片上的成就更让国际上的专家惊讶。
反差 学农与搞电视
1983年,梁碧波毕业于绵阳农专农学专业,此后,他在四川农科院与种子打了9年交道。9年中,梁碧波在四川崎岖的田间小道上奔忙,在农村搞农业技术推广。1992年10月,梁碧波凭着流利的英语及深厚的文学功底,被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频道聘为记者。最初3年,他在滚动新闻报道中学会了编导、摄像、撰稿、制片等十八般武艺。在纪录片这片沃土上,梁碧波像一个勤劳的四川农人一样辛勤耕耘。到2000年,他所拍的纪录片《马班邮路》、《冬天》、《三节草》、《婚事》等已多次获得国内大奖,10次入围国际奖项,并有三次获得国际奖项——1998年3月,梁碧波的纪录片《三节草》获法国第20届“真实电影节”特别奖;2000年《婚事》获匈牙利国际视觉艺术节大奖,继而又在罗马尼亚阿斯特拉人类学文献记录电影节上获奖。
梁碧波说,1995年初,当台领导要他去拍纪录片时,他还一头雾水,纪录片怎么拍?“一点火门也摸不着。”他急了,便四处拜师。最后拜在四川电视台著名纪录片编导王海兵门下,一点一滴,虚心讨教纪录片拍摄技巧和对题材的选择、把握。王海兵喜欢这个有点傻气,又有几分灵气的徒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体会传授给了他。
评价 最能吃苦的人
1997年是梁碧波最繁忙的一年。这一年,他同时进行着《三节草》和《婚事》两部片子素材的拍摄。整整一年,他辗转于秦岭山脉和泸沽湖畔,偶尔回一趟成都,筹措一些经费就又走了。说起那一年的经历,跟着梁碧波拍摄这两部片子的助手杨益还记忆犹新,他说梁碧波是他见过的最能吃苦的人。
《三节草》的镜头对准的是中国西南边陲的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该片纪录了54年前汉族姑娘肖淑明走进泸沽湖,54年后她又将孙女拉珠送出泸沽湖的传奇故事和改革开放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思想深刻,手法新颖。梁碧波在《三节草》中毅然舍弃了画外解说,连采访人的提问也一并舍弃,把主人公肖淑明直接推到前台,面对镜头,直逼观众,侃侃而谈,造成了极好的观赏及思考效应。因此,该片一推出,就在国内外获得了一系列奖项。
梁碧波的《婚事》跟踪了两对农村青年从提亲到结婚的全过程,历时一年多。片子以婚姻为主线,立体地记录了当代中国农村生活。本片迄今为止共获得了5项国际提名。在罗马尼亚阿斯特拉人类学文献记录电影节上,国际评委对《婚事》的评价是:这部片子主要反映了两个中国家庭之间的关系,作者非常巧妙地表现了深厚悠远的中国文化,以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1998年11月,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全程免费邀请8位国际大师上主席台,为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著名导演、制片人、选片人等讲学,梁碧波是8人中最年轻的“国际大师”,也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者。当他用中国知识讲中国纪录片的现状以及创作《三节草》的心得体会时,参会者无不为既年轻又造诣深厚的梁碧波而真诚欢呼。梁碧波那时的感触就是:他是龙的传人,为中国人争了光。
本报记者 陈兆平 摄影 张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