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记者联系点的报道
一位74岁老人,坚持了14个年头,已经61次奔赴大别山贫困山区直接救助学生,总路程超过了4趟两万五千里长征!
他已为大别山区的贫困孩子们个人捐资20万元,募捐300多万元,救助学生650名,援建学校10所。
他,就是昆山市千灯镇退休老师周火生。
“他已经骑坏了四辆三轮车。”
——周火生老伴林菊英说
4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周火生老人的家里。
简陋的居室,除了一台已经看了十几年的25英寸彩电外,他的家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和家电,3间房内有两间堆满了各种课外读物。
周火生老伴林菊英说,当年决定向山区捐款的时候,靠他那点退休金是远远不够的,后来他想出到中小学义卖图书的办法。
“前9年,老头骑坏了4辆三轮车。5年前查出心脏早搏,右腿又长了骨刺,现在三轮车也拉不动了。不过还是好心人多,有的老板派车来,有时老头自己去租车,有的租车人认识他,不肯收钱。”林菊英说。
14年间,他义卖图书12多万册,收入18万元,全部捐给了安徽省金寨山区的孩子们。今天,周火生推车义卖图书助学的形象已被团中央确定为希望工程的公益广告代表。
“您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大别山区希望学生、苏州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李洪敬说
在2002年11月安徽省举办的首届“十佳好心人”评选中,周火生这位可敬老人高票名列榜首,这也是安徽省外获此殊荣第一人!
金寨希望学生、如今是苏州大学物理系研究生的李洪敬,在给周火生的信中写道:“我依稀看到那个让我一生感恩的老人。周老师,您已经影响我、改变我一生的命运!”“帮助别人不是施舍,而是一种可以用心触摸的人间温暖!”
“把钱交给你,就等于交给了大别山里的孩子。”
——在昆山经商的台胞蔡先生说
有一次,周火生突然收到一笔落款为苏州张阿姨的匿名捐款。这下可把老人急坏了,周火生14年来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把捐款用途都要传递给每一位捐款者。后来,周火生在报社热心记者的帮助下,找到了苏州张阿姨。
他有好几本本子,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谁的捐款捐给了谁这样的记录。
“别人把捐款交给我,我就要把捐款用途告诉他。”周火生说。一位爱心参与者、台湾同胞蔡先生每次见老人大老远赶来反馈信息,深受感动,劝说不要再来了,周火生执意不肯。
有一次,周火生老人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是在昆山的马来西亚客商苏天明先生。周火生觉得很奇怪,推辞再三,见对方言辞恳切,便动身前往。一到凯普集团公司,苏先生立即把周火生引入一个会场,只见台下坐满了几百名员工。苏先生握着老人的手,对全体员工说:“今天我请来了一位最尊敬的客人,给我们大家作一次如何回报社会的报告!”
后来,马来西亚的这位客商和很多员工也加入到周火生的爱心队伍中了。
刻在大别山区人心中的爱心铭
2006年9月,金寨县希望小学举办了一个最庄重的仪式——立了一块“爱心铭”。而据记者了解,那些受救助的贫困孩子中,已有3名考上研究生,39名考上了大中专学校,并且已有1名研究生、3名本科生完成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金寨县曾有一位名叫许忠珍的孩子,特地写了一首题为“为了大别山的孩子”的长诗,表达山区贫困学生对周火生爷爷的敬意:
在那山花烂漫的季节
你我相识并相知
安徽金寨、江苏昆山
从此携手同行
……
本报通讯员 包峰 杨新峰
本报记者 沈国仪
本版值班编辑 沈 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