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恋·网购·网游神经受轰炸才玩邪的 泡沫·新潮·物质负面评价多常有无奈
独·各·新扛着压力匆忙登场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值得铭记的八十年代出生、跨度十年、被硬归到一堆儿的那两亿人,也成了最爱被人议论的一群。
他们有着同样的名字——80后;他们有着同样的标签——个性、叛逆;他们得到的最普遍的评价是——毁掉的一代。因为他们出生的时代特殊,他们接受了太多的新生事物,他们不被上一代人理解,无奈和彷徨只得自己消化。当2007年过去,最年轻的80后也成年了,最年长的80后也该成熟了。当80后已不再是年轻的代名词,真正的80后时代才刚刚到来。
80后·素描
你看你看80后的脸
独:独生、孤独是最能概括80后的两个词。
作为独生子女政策的第一批体验者,80后集万千宠爱,也集万千压力;生活无忧无虑,性格却乖张孤僻。这种孤独感在小时候更加强烈,尤其在受人欺负时马上幻想:有个哥哥多好。
长大后,升学、就业、婚姻、家庭这些问题也只能自己扛。人多了、扩招了、文凭不值钱了;毕业了、失业了、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了;房子涨价了、挣得太少了、爱情走远了;父母老了、身体不好了、都指着自己了……没有兄弟姐妹,没人倾诉,本就孤独的80后压力更大,也更加迷惘了。
各:各是北京土话,大意就是怪、有个性、与众不同,说不上褒义还是贬义,但大体不是用来夸人的。
80后出生的人普遍比较各,或者说追求各。他们趋异不趋同,他们要独一无二。买衣服不能撞衫,做事情爱搞怪另类,扎鼻环、画文身、抽烟、泡吧,别人越觉得离经叛道的事他们越勇于尝试,因为他们觉得这才是个性。
各还表现在固执任性上。从小过于受关注,在家中地位特殊,使得80后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处事浮躁、不踏实,固执、不听劝,和别人合不来,自己又难当重任,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
新:80后群体之所以格外受人关注,和他们的出生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的大变革,使80后从小就接触外来文化、新鲜事物,它们密集轰炸着80后的神经,外来的新方式、新观念,也改变着80后自己的生活。
网恋、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独自旅行、闪婚、选秀……这些新名词都是随着80后兴起的,他们对新生事物永远乐此不疲。
80后·变化
吃饭:80前吃饭选择地点、环境、和谁吃,80后吃饭选择菜式、价格、谁埋单。
购物:80前是点钞票,80后是点鼠标。
游戏:80前的游戏是大家一起面对面地玩,80后的游戏是一个人对着游戏机或者大家一起对着电脑玩。
日记:80前是偷偷摸摸锁
在柜子里自己一人看,80后是大大方方放到网上大家一起聊。
比赛:80前是层层筛选被推举为单位争光,80后毛遂自荐唱歌跳舞只为秀出自己。
房子:80前是单位分房,够资历房子总会有,80后是贷款买房当房奴,因为有房子女朋友才会来。
工作:80前一辈子在一个单位、做一份工作,80后一个月内在一个单位,并且兼职做好几份工作,下个月也许就换了。
出国:80前公派出国,为了长本事学以致用,80后自费镀金,为了长见识回国依然当“海带”。
80后·测验
不是80后的只当一乐,80后请做如下测试,如果符合五条以上,恭喜你是真正的80后,如果未达标,请重新向爹妈核实真实出生日期。
1.打折卡比银行卡多
银行卡证明能赚钱,打折卡证明能花钱。
2.永远找不到自己的笔
喜欢随手抓别人的笔用,不管有多少枝笔最后都会消失。
3.使用最多的称呼是同学
只有同学才能有效地拉近同陌生人的距离,进可攻退可守。
4.在熟人面前是话痨,在生人面前一言不发
不是不爱说话,是和你没什么话可说。
5.业余爱好中必有一项是睡觉
其实不困,就是想睡。
6.常常玩消失
可能手机没电了,可能心情不好了,主要想看看别人有什么反应。
7.热衷于研究星座
在热恋和失恋时尤其对此深信不疑。
8.永远觉得别人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
独生子女都有或多或少的孤独感和小心翼翼的自我保护。
80后·声音
80后整个历史翻篇儿,他们不知道的事儿多了。80后基本不构成力量,基本是泡沫。
——50后说
80后挺新潮,一方面他们目的性很强,但另一方面多少有点空虚。80后肯定会被灭掉,能灭80后的是90后。
——60后说
80后崇尚物质,崇尚冷酷,惯于我行我素,美与粗俗在他们这里没什么界限,不过那种什么都不吝的劲儿有时挺可爱的。
——70后说
80后的人有别人想不到的压力,有别人想不到的无奈,他们更希望成功。
——80后说
世界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我们的。 ——90后说本版撰文/记者王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