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将两名航天员送上月球,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完成了人类向月球的最后跨越。
这一年,一个只有两岁的陕西孩子并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意义,在童年的记忆里那个住着嫦娥的月亮又圆又大。
30多年后,那个叫相里斌的陕西孩子把探月的好奇心变成了行动。
相里斌,国家高技术“863”航天领域首席科学家、“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光学成像探测系统指挥。相里斌说,他的工作就是给探月卫星安上一个“火眼金睛”。
“火眼金睛”是静态干涉光谱成像仪,这个光谱仪与普通照相机不同。普通相机只能拍摄目标的形影图像,而光谱成像仪可以看到各种物质的化学、物理性质。
1666年牛顿发现太阳光通过玻璃棱镜可以分解成红光到紫光各种颜色的光谱。300多年后,科学家利用光谱成像技术可以观测到的原子发射的光谱线已有百万条。“实际上,光谱相机就是帮助我们找到物质指纹信息的慧眼。”相里斌说。
1990年,相里斌从中国科技大学精密机械和精密仪器系毕业时,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和光谱打交道。在老师和父母的建议下,他回到故乡,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并于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
“光谱成像技术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领域。”相里斌的导师赵葆常为他指出了这一研究方向。“你研究的领域就像围棋中的一步闲棋,未来将发挥很大的作用,”相里斌的另一位导师薛鸣球院士告诉他。此时光谱成像技术研究领域新成果很少,在国内如此,在国际也如此。
读博期间,美国科学家提出了“空间调制富利叶变换光谱成像技术”原理,相里斌意识到,随着计算机等相关技术飞跃,“富利叶变换光谱技术”原理重具研究价值和新的应用空间。
在冥思苦想了3个多月后,相里斌终于想通了,他兴奋地从床上跳起来,跑去告诉导师。相里斌说,科研过程并不总是寂寞的,总有惊喜出现,他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1996年,相里斌完成了高通量光谱成像仪物理模型,并通过实验装置获得干涉图像数据,采用这种原理设计的“高灵敏度静态光谱成像仪”的灵敏度可以提高近百倍。2002年,美国光谱成像技术专家、原美国佛罗里达空间中心首席科学家拉弗特教授,在文章中肯定了此原理,并称“这一原理是中国学者首先提出的。”
1998年,相里斌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他的科研工作也获得国家“863”计划“九五”、“十五”重点支持。经过多年刻苦钻研,相里斌和他的团队掌握了光谱成像技术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工程化研制的所有环节。
相里斌先后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他负责研制的另一台空间调制干涉成像光谱仪,已作为我国第一个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星座的有效载荷。
研究光谱成像技术15年,相里斌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10余篇,获技术专利10项,申请发明专利18项。相里斌和他的团队没有申报过任何科技奖,他说:“与国家的支持相比,我们的成果还没有达到自己内心的期望,因此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完善。”
今年5月,相里斌当选2006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到北京参加领奖期间,他陪着女儿买了一棵丁香树,种在院子里。(记者许海涛)(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