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没在一片高楼之中的老小区天妃巷125号实在不好找。接到记者的电话时,80虚岁的禹正秋老人坚持说:“你都找了半小时了,在原地等着,我从家里来接你。我送信跑了一辈子,这点路多大的事啊!”
背着邮包挨家送信,禹正秋干了一辈子。
禹正秋1945年开始在当时的中华邮政当送信工。每天要跑60里路,整整送了44年。他经手的700万封信件,无一错投,这在邮政物流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是一个奇迹。
禹正秋是闻名全国的“南京活地图”,大街小巷,没有他不知道的。“南京的头条巷、二条巷、三条巷、四条巷,你知道吗?”提到地名,老人很兴奋。凭着这身“功夫”,不但每年10多万封信件没有错漏,他还救活了4000多封缺名少址的“死信”。“别人都觉得我聪明,其实秘密全在这里面”。禹正秋打开屋里一个陈旧的纸箱,里面是一本本泛黄的大小不一的笔记本,“这些小本子,里面全记的是投递区内的单位名称、地址和住户家庭基本情况,一本里面大概有2000多个,一年一本,我每天一边走,一边用脑子记,装了一纸箱。在这个基础上,我还总结出《解决疑难、死信一百例》。有了这个,还怕找不到”?
禹正秋送信有个“怪”脾气,只要信封上写着“亲收”两个字,一定要当面交给本人。很多双职工家庭白天上班,家中无人,他就晚上加班,等别人晚上吃饭时上门,前后送了有4000多封。“一封信,可能使失散亲人团聚,‘家书抵万金’啊!”上世纪80年代,一次上级转来一封信,是湖南农民廖兰英试着写来寻亲的。她与弟弟抗战时失散,只记得弟弟叫“小八子”,大概住在大行宫一带。拿着这封信,禹正秋将投递区内所有姓廖的人家试投了一遍。结果,在100多户姓廖的人家中,找到了信的主人。
临别之际,禹正秋一定拉着记者看看1959年刘少奇、朱德等接见他的照片。阳光透过窗台,照片上的禹正秋风华正茂,正与朱德挽手拉家常。“我每天都会看看它”。暮色下,禹正秋说,“时代前进了,邮政服务手段先进了,我那一套笨办法也过时了。不过,敬业、守信不会过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