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DNA”,如何让它健康、长久地延续下去,成为人们的关注点。近年来,川剧与时俱进改革唱腔、编排新创剧目,成都皮影改编国外名著……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探索尝试,在保护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开辟了一条特色之路。
一边留住“记忆”一边创新发展
“保护不同生存状态的‘非物’应该‘左右开弓’。”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著名作家冯骥才指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必然规律,农耕文明及其相应文化形态的消亡难以避免,但不能因此将其完全抛弃和忘记。
冯骥才表示,对于濒危的、难以推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用“博物馆式”方式保护,即通过收集文本、影响资料等方式,保留其原始状态。“这样做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保护我们走过的路,把我们民族的‘记忆’留住。”另一方面,在对有生命力的“非物”的保护过程中,应借助市场力量保护文化遗产,把有生命力的“非物”进行创新,使之市场化。据了解,作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中国昆曲,便是将“博物馆式”保护与“走市场”两种方式完美结合的“非物”项目之一,它既拥有中国昆曲博物馆这样的大力抢救、保护珍贵昆曲文物、史料的机构,又在创新、走市场方面独树一帜,例如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便在海内外引起轰动,受到市场的认可。
创新不能离开“非物”的本质
“以前年轻人动不动就说川剧不好看、不好听;现在,我们的川剧进校园火爆得很。”市川剧院常务副院长、“二度梅”陈巧茹告诉记者,正在成都高校进行巡演的川剧《凤凰涅磬》,受到了学子和教师的热烈追捧。分析其中原因,她说,现在排一部川剧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从舞美、音乐、剧本等多方面要进行许多创新设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引入现代元素。“不过,创新没有离开川剧的魂,比快餐文化更具文化底蕴的现代川剧才能能够征服今天观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相关专家强调,创新是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益尝试,但创新中最终要的是保持“非物”的原汁原味,否则历史将在此断代,传统将在此断裂,文化将在此失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出路
“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路之一,在于把它推向市场,使之形成文化品牌,成为一种新兴文化产业。”专家告诉记者:只有不断创新,将“非物”推向市场前台,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之路,才能让其重新焕发生命活力。专家表示,虽然地球村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保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文化多样化的难度越来越大,但也为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提供了契机和平台,我们更应率先把自己的多元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专家建议,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可以与文化旅游经济挂起钩,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旅游市场的重要产品。“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在方兴未艾的文化旅游市场上能获得发展的强大助力。”比如游人如织的成都民俗文化街武侯祠锦里,每晚在锦江剧场上演的川剧精粹《芙蓉国粹》演出,层出不穷的蜀锦蜀绣工作室等,都是非物质文化产业的有益尝试。
应用现代文化机制包装“非物”
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依靠现代文化机制包装。”他指出,新经济时代的文化产业更多地依赖流行文化机制,以及全球化的市场及明星机制、经纪人制度和全球营销方式,而这几点恰恰是中国非物质文化产业所欠缺的。他举例说,杂技、皮影、蜀锦、蜀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外输出最频繁却由外国经纪人把持着市场,中国项目只能赚取廉价劳动力,长期以来都处于交易劣势。在保护的基础上,形成非物质文化产业链,发展完善文化新机制,不失为保护“非物”的一个捷径。
本土探索
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
成都尝试全新
“非物”保护模式
在积极创新发展非物质文化项目的同时,成都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镇,正在尝试一种全新的“非物”保护模式:创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打造“非物”生态体系。这个位于成都摸底河流域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将在本月23日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日正式亮相,它将成为“非遗节”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的重要会场。
据了解,该公园将展出来自海内外的3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26项,蜀绣、蜀锦、漆器也名列其中。据介绍,公园将以中国小镇和海外小镇形式分门别类、系统地展示“非物”的魅力,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非物”生态体系公园。它将成为研究“非物”、培养传承人、培育“非物”市场的重要基地。
成都率先落实
“非物”知识产权
当“非物”受到全民关注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来。在对“非物”的版权保护方面,我市走在全国前列。去年,市新闻出版局便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作品登记、资助机制,有效地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版权保护,为其发展保驾护航。据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获取专利后,将有利于该项目有序地进行市场化开发,进行合理合法的市场竞争。
专家呼声
应尽快立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李祥林提出,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制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现在更应从加强法制建设入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撑起保护伞。他说,法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武器,但鉴于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目前还没有一部关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立法出台。他呼吁加快通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尽快摸清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对“非物”传承人进行认定与保护。
学者访谈
创新性保护
最具文化延续性
怎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保护?昨日,记者专程采访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
记者:传承、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有效的方式?
谭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可运用现代数字技术,以声光色电再现其神韵;另一方面,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上丰富、形式上更新,推进非遗项目广泛传播和传承。创新性保护是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最具文化延续性和创造力的保护。
记者:非物质文化来自民间,目前却处于相对劣势状态,如何让它再次回到百姓中间?
谭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很多种类。对于具有观赏性、审美性、互动性、体验性的项目,可将其亮点整合、放大,加以活态化呈现,让其走进现代乡镇和城市生活,成为我们文化娱乐生活中的一部分。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嘉 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