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张新员,北空航空兵某团历史上第一位战士代理机械师。他先后发现和排除飞机重大故障隐患40余起,安全保障飞行1900多个小时、4000多个架次,创造了战士代理机械师保障飞行安全的最高纪录。两次荣立二等功、7次三等功,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士官”,获得全军首届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荣膺空军“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深夜,华北某机场。北空航空兵某团组织跨昼夜飞行。当第一个架次着陆后,一名五级士官按照程序仔细检查飞机,发现主轮胎错位2毫米。他立即组织机组人员顶千斤顶,拆装主轮胎,检查各部位情况,不到15分钟就完成了更换任务。北空一位领导听说此事后赞不绝口:“机务人员都能这样‘小题大做’,我们的飞行就会更加安全!”
这名五级士官叫张新员,是这个航空兵团机务大队年龄最大、业务水平最高的兵。他“铆”在代理机械师的岗位上18年,用双手和严谨的作风,托起飞行员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他的事迹成为空军部队强化基层官兵事业心责任感的生动教材。
责任,让他奋然超越
新兵训练结束后,张新员被分配到机务训练团学习飞机维护。当时只有初中文化的张新员不怕出力气,但一看见那密密麻麻的元件、纵横交错的管路就发懵,一本薄薄的《飞机维护规程》怎么也读不下来。为了弥补知识上的缺陷,他每天对照辞典学业务。从飞机的构造、气路、油路开始,到动力布局、发动机工作原理,逐个学习摸索。很快,他就开始独立执行任务。
就在张新员信心十足地准备大显身手时,部队改装了。他又一次深深感到“本领恐慌”和“淘汰危机”。新机改装训练结束后,他取得了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两个第一名的好成绩。
“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使他不断超越自我!”团长李支刚说起张新员深为敬重。如今,他已成长为一名能维护两个机种7个机型战机的专家型士官,参与编写的《某型飞机维护规程》填补了我军空白。他还先后带教出22名机械师,其中有6人走上机务大队长、专业主任等领导岗位。
责任,让他如履薄冰
张新员这些年获得的荣誉很多,但他最看重的是飞行员众口一词的好评:“飞老张维护的飞机,我们最放心!”
那年盛夏,部队执行夜间转场任务。张新员敲击飞机前起落架“U”型固定座,在声音异常的部位,发现一道细小的油痕。他建议对飞机进行探伤,并对其它飞机进行普查。如按他的意见办,就意味着上至师、团指挥班子和飞行员,下至机务、后勤保障人员,好几天的辛苦全白费了。面对劝阻,张新员态度坚决,不为所动。探伤结果令大家出了身冷汗:两架飞机的起落架关键部位发现裂纹。
“他不但敢于坚持原则,而且注重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说起张新员的责任心,指导员朱勇十分动情:每次维护飞机,他和机组人员一起认真初查、细查、复查;对重要部位还要用手摸,用耳朵听,用鼻子闻。一次,飞行员反映飞机前起落架放下速度过快、声音异常。机组人员进行常规检查没有发现问题,中队组织技术骨干分析研究也得出“没有问题”的结论。而张新员却另有主张:坚持对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进行反复检查,最终发现节流器的节流孔被装反,避免了严重事故的发生。就是凭着这种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张新员维护的飞机连续14年被评为“优质飞机”,所带机组连续6年荣立集体三等功。
责任,让他勇于担承
作为一名士官,无法鹰击长空、叱咤蓝天,但张新员认为,推进空军转型建设,士官同样重任在肩。
教练机前舱开罩容易影响飞行员操纵注意力,一直是飞行安全的一个隐患。解决办法不外乎要求飞行员技术精些、心再细些。张新员不甘当旁观者,他“异想天开”地建议改为后舱开罩。这一创新型思维,令飞行员和科技人员豁然开朗。后来,他与技术骨干协力攻关,研制出的“某暗舱罩自动开罩装置”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有了责任心和使命感,士官照样可以在技术创新上干出名堂!尝到了成功喜悦的张新员,信心倍增,激情似火。过去,飞机“腿灯”更换频繁,影响了飞机出动。张新员反复研究琢磨,采用加装减震垫的方法,使一个灯泡就能使用50个起落以上,不仅缩短了飞机再次出动准备时间,减少了航材消耗和工作量,还消除了飞行安全隐患。
战友们都说,从张新员身上,我们明白了一名士官承担的责任有多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