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天津保税区建区16周年。16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全市各单位的支持帮助下,保税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以建设服务中国北方的保税国际物流中心为目标,区域经济始终以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形成了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加工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保税区前列,显现出越来越旺盛的发展活力。
保税区作为全市对外开放的前沿和滨海新区重要的经济功能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始终把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作为重中之重。管委会与海关、检验检疫、国地税、外汇、公安等驻区单位密切配合,加快通关速度,简化办事程序,创造了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环境。累计吸引中外企业67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有64家,实现合同外资138亿美元,外资实际到位60亿美元。美国卡特彼勒、雪佛龙、普洛斯、欧迪、美林,日本三井、松下机电、丰田通商、住友商事、伊藤忠、三菱商事,欧洲空中客车,德国奔驰,荷兰铁行渣华、世天威,加拿大马格纳,瑞士名门,意大利扎努西,新加坡叶水福、淡马锡丰树,香港东方海外、嘉里、新疆中辰等世界500强、知名跨国公司和中兴通讯、中远控股、黑龙江农垦集团、国家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等在保税区设立总部、研发中心、区域物流中心和生产基地。
保税区已经成为中外企业家投资发展的沃土。
进入新世纪,保税区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拓展发展空间,先后开发建设了空港物流加工区、空港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十五”期间,保税区经济总量比“九五”翻了两番,在滨海新区和全市的比重分别提高了4个和2个百分点,吸引外资、固定资产投资连续4年居全国保税区第一。2006年保税区经济再创新高,八项主要指标增幅超过30%,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区货物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均突破200亿,分别完成202亿元、254亿美元和255亿元,在环渤海地区和中国北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
保税区16年的发展成果,是全市人民创新实践的结晶。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新形势下,保税区站在新的起点,确定了更高的目标,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力争10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100亿元,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发挥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