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5月3日电记者3日从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获悉:4月30日发生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业局罕诺河管护区的草甸森林火灾,于5月2日凌晨3时30分将明火扑灭,但当日下午在清理火场过程中,因突起大风,火场东南线发生复燃。
气象卫星监测显示,5月2日中午至15时,气象卫星遥感监测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松岭区火场余火复燃,火点增多,明火区面积明显扩大,且明火区已进入黑龙江省呼玛县境内;15时,火场东部的火点明火区面积已达到4.5万平方米。
据了解,2日下午,罕诺河火场的扑火队员在进行火场清理时,为防止死灰复燃,在火场周围打了防火隔离带,但由于风力一度达到5到7级,本来已消灭的明火又死灰复燃。大火分别突破东南方向的防火隔离带,向四处森林蔓延,迅速将油性比较大的松林点着,一度呈扩大趋势。火场面积和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国务院领导对火灾扑救工作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多次作出批示,要求采取有力举措,科学扑救,尽快控制火势,防止火场蔓延,迅速将火扑灭;要加强防范,确保其他地区不再发生新的火灾;要尽快查明火因,严惩肇事者。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副总指挥雷加富已率工作组赶赴火场一线协助当地指导扑救。黑龙江省省委书记钱运录亲临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指挥火灾扑救工作。
据扑火前线指挥部报告,目前火场仍有断续的火线,扑火总兵力达10600人,其中7000多人在火场的东南重点部位布防。因火场周围地势险要,道路不通,运送兵力受阻,扑救困难。
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指出,来自贝加尔湖东部的弱冷空气3日移至我国黑龙江境内,将先后给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大部带来一次弱降水过程。专家指出,此次降水将有助于在大兴安岭地区实施人工增雨,控制林区火情。
中央气象台预计,此次降水出现在黑龙江省,大部地区有中雨,内蒙古东北部一般为小雨或阵雨,降水量不足5毫米,同时伴有5至6级偏北大风和4℃至6℃的降温。
从5月2日晚上开始,黑龙江北部林火区云量逐渐增多,有利于进行人工增雨作业。针对这次降水过程,5月2日上午黑龙江人工增雨作业人员及机组成员已前往黑河机场,捕捉时机,开展飞机增雨作业。另外,大兴安岭地区已做好地面增雨作业准备工作。据专家称,实施人工降雨将有助于扑灭大火,但是近期大兴安岭的风力还将影响到扑火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