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塞工作员与小患者。由10名广州青年组成的中国援外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自今年1月26日飞往非洲群岛国度塞舌尔,至今已有3个多月了。3个月来,他们从陌生到熟悉,逐渐适应承担的工作。志愿者们的衣食住行究竟怎么样?“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志愿服务队队长林道轩特意与本报读者一起分享这群“80后”广州仔在异国他乡的酸甜苦辣与心灵感悟……
尽管面临艰苦的条件,尽管需要克服种种根本无法想象的困难,可队员们却说,自己得到的比付出的更多。
文/记者杨明 通讯员吴楚斌
苦:高危风险下检查艾滋病
三个月一晃而过,但林道轩还是对刚到异国他乡的经历难以忘怀。他告诉记者,到非洲的第一关就是要适应环境,而自己正是在这一方面“中了招”——“一下飞机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热浪扑人,地面的沥青似乎在冒着青烟;食物是一成不变的鱼,而青菜绝对是奢侈品。我不能适应,第一天就病倒了。近40摄氏度的高烧,一天十几次的腹泻,这就是塞舌尔给我的见面礼”。
林道轩和其他几名医生服务的是塞舌尔唯一的一所综合医院——维多利亚医院,其医疗条件只比国内的一甲医院稍好一点。“这里的病房全部是开放式的,医生上班时均穿日常的便服,也没有口罩,与国内严格的感染控制要求相距甚远。而且,塞舌尔禁止在未经病人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查,所以很多时候医生们是在高危感染风险下工作”。医院也总会出现缺医少药的情况。
林道轩告诉记者,维多利亚医院很少有本国的医生,医生们都是来自不同的国家的支援队伍,包括中国、捷克、古巴、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就像一个联合国部队。“所有的外语都在使用,以至于我常常分不清哪些是英语。在巡查病区时,我发现这里很多‘糖尿病足’患者的患肢腐烂程度是国内少见的,可以看到溃烂至骨头的缺口,甚至整条腿溃烂以致截肢。我还很清楚地记得一位糖尿病足病人截掉大腿前哀求的眼神。在最初的一个月里,我竟截去了近十位病人的肢体……”
林道轩无奈地说,由于条件所限,维多利亚医院还使用着医疗领域早就淘汰的双氧水浸泡法,对伤口愈合比较不利,平均每两个手术病人就有一个伤口感染。他只好坚持和当地的护士们一起换药,自己动手处理一些初步形成的溃疡,并且向外国同行们灌输无菌操作、饮食控制和足部护理的重要性,慢慢地被广泛接受了。“在一段时间的努力下,病房的切口感染率下降了……”
酸:眼睁睁看着黑人小伙子死去
担任教学任务的三位老师,要克服的困难则更多。塞舌尔最高音乐学府离维多利亚医院不远,尽管分音乐,舞蹈和美术三个部门,可小小的房间不过十平方米,一部钢琴,一些小课桌、木头琴架,小书架上摆着零星的几本书,几乎就是全部家当。志愿服务队中的两名音乐教师谭晓睿和王菁就在这里任教。
让队员们最苦恼的是,塞舌尔基本上买不到专业教学用书,从英国订购的书也少得可怜。整个塞舌尔的最高学府,仅相当于国内的技校水平。汉语老师王兴业最是一筹莫展,因为全国都没有一本汉语教材,只能自己编撰。而大多数学生只能是上一节课提前抄印下节课的内容。
林道轩说,有一天的深夜自己在急诊室遇到一位健壮的黑人小伙子,才20岁,因为意外吞了鱼骨而胸痛。但由于全国只有一位胃镜医生,自己只能和小伙子的家人一起,眼睁睁的看着他渐渐烦躁、虚弱、喘息而无能为力。“突然,血液像泉水一样从他的口中喷出,鱼骨头随着食道运动刺穿病人主动脉,健壮的小伙子就像一朵盛开的玫瑰,瞬间就凋谢了。生命是那样的脆弱……”
甜:黑人老太认真学中国歌
有个特别的场景令林道轩感触颇多,那是与三位老师一起去教育部为一个成人班上汉语课。课堂上采用的是边学边唱的方式,两位音乐老师教唱中国儿歌《小燕子》,而汉语老师通过歌词教中文。一群黑人老太太像小孩子一般坐在课堂上,一脸认真的学习中国儿歌。她们说:她们一生受到的教育都不多,很想学学中文,希望有一天能到中国去看看。“看到那些老人们如此渴求知识的眼神,这种场景使我心灵震撼。特别是有个黑人老太太,她还拿了录音机,将上课内容录下来,虽然她的眼睛有问题,但她还是很认真地把黑板上的歌词都记下来,并用音标标注,而且不时问我该怎么读,什么意思。”林道轩觉得,那一刻自己无比欣慰。
乐:地里的菜被蜗牛吃光
远离祖国,队员们不仅要应付工作上的压力,更要承受生活上的烦琐。第一次到市场考察价格的时候,大家大吃一惊,折合人民币80元一斤猪肉,20元一条黄瓜,40元一个小卷心菜。于是大伙儿天真地开垦田地种菜,结果菜种刚发芽就被蜗牛吃光了,还是只能每周去市场,精打细算地买菜。
林道轩说,3个月来的经历,让每个志愿者有了这样的感受:只有全身心投入过、热爱过志愿者工作的人才会明白:什么是感动,什么叫崇高,什么是理想,什么是坚持——“每一天,我们走在非洲岛国的土地上,穿梭在每一张病床之间,每一个学生面前,都能深深感受到,我们在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我心中的理想和希望。”
亲爱的广州青年朋友:
你们好,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国援外青年志愿者赴塞舌尔服务队的十名队员向你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嘱托,我们十名广州青年满怀激情与理想,于三个月前来到了位于南半球印度洋上的非洲岛国塞舌尔,立志要为非洲人民的卫生及教育事业作出我们的贡献!我们克服了气候炎热、水土不服、居住条件差、语言交流困难等诸多难题,顺利在这个非洲国家开展了工作,得到了当地人民的一致好评!回想起来,虽然一开始的艰辛让每一位队员都难以忘怀,但经过我们的努力得来的成果更让我们振奋和骄傲!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工作任务,又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一次自我锤炼的宝贵机会,我们将牢记嘱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造、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参与当地建设事业,热心帮助当地群众,全心投入援助工作,做爱心服务的播撒者、世界和平的促进者、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中塞友谊的传递者、广州形象的展示者,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今年是“广州志愿服务年”,欣闻志愿者活动在广州如火如荼地开展,乘着即将到来的奥运和亚运的东风,全社会更加重视和关心青年志愿者事业,积极支持和参与青年志愿者行动。广州青年朋友们正用自己的行动向南粤大地、向祖国、向世界证明我们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和远大理想,我们虽然远在万里之外,但我们深深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我们有着共同的美好愿望,那就是让志愿精神的火种,将世界点亮、为祖国争光、为广州添彩!
青年朋友们,“五四”的火炬熊熊燃烧了88年,“五四”的精神薪火相传,祖国和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让我们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健康向上的社会道德风尚融入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把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体现到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一举一动中;让我们用青春承载理想,用奋斗成就未来,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谱写壮美激扬的青春乐章吧!
祝朋友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并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中国援外青年志愿者赴塞舌尔服务队
2007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