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话亭满身伤痕步入落寞
本报记者 戴书伟 见习记者 孙研 文冯明
■昔日深圳人不可缺少的公用电话亭如今成了个别人堆放杂物、乱张贴、随意便溺的场所
■记者走上街头,调查其整体现状
十年前,深圳大街小巷鳞次栉比的公用电话亭,曾让每个走出深圳火车站的外地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十年后,一个个残破不堪浑身贴满“牛皮癣”的公用电话亭却成了“弃儿”。
在长假期间,记者走上街头,火车站、人才市场、深南大道、龙华及城中村等地的电话亭成为重点考察对象。
1.火车站:
售票处一带电话亭人头攒动
时间:下午3时至5时;路段:和平路、建设路、火车站东广场
记者从和平路穿孔桥公交站出发,步行向南到罗湖口岸继而转向北沿建设路到嘉宾路口,调查了沿线46个电话亭,其中能够正常使用的电话机有43部。
记者发现位于和平路的44个电话亭和位于建设路的24个电话亭全部在路西侧,密度不平均,在华侨大厦两侧的两组电话亭相距不过20米,20分钟内共有3个市民使用。
附近一报亭的老板告诉记者,现在他卖IC卡和200卡两种适用于公用电话亭的电话卡,一般来说生意好的话200卡卖十几张,IC卡能卖四五张;生意不好200卡也能卖四五张,IC卡有时候一张也卖不掉。
经记者亲自试拨,大部分电话可以正常通话。电话亭外观都较为整洁,而电话亭内饰上的去污液和它所覆盖的小广告昭示着维护人员的战果。个别话亭的金属外壳和玻璃夹层里有小广告。在华润集团深圳代表处附近一面朝北电话亭里,堆放着一个太阳伞和一些杂物。
沿线的电话亭多没有人使用,只有在火车站售票处前的12个公用电话亭使用频率最高,而且这里安装的电话机款式也相当先进,甚至还有游戏功能。电话亭前拎着旅行包的人络绎不绝。
2.人才市场:
一个半小时3人用公话
时间:下午2时半至4时;路段:宝安北路笋岗东路路口到梨园路口段
这一路段共66个公共电话亭,其中能够正常使用的电话机有62部。笋岗仓库公交站附近相邻两个话亭遭到很严重的破坏,都是话机下方的玻璃内饰被砸破,地上密集分布着花生米般大的碎片。
路西38个电话亭的分布以罗湖人才市场和市人才市场最为集中,向两边呈现递减趋势,几乎所有话亭里都有维护人员和小广告“战斗”的痕迹。
随着天气转热,卖菠萝和西瓜的小商贩也像电话亭一样随处可见。虽然附近的垃圾箱不少,但不少电话亭里还是能发现吃完水果后的小木棍,少不了三两只苍蝇在捧场。在桃园商业大厦前的一个电话亭,记者看到话机的听筒上还有一层黏稠的液体,散发出腻腻的甜味。
在市人才市场旁边的人行天桥下停着不少单车,这里有4个电话亭,其中3个话亭都被单车所占据,一单车前面挂着的纸牌子上还写着“XX旅馆,一晚30元”的字样。
路东是一排汽车市场,行人较少,28个电话亭分散比较平均,卫生状况相对较好,在梅园路口北面工地前,记者意外发现了一个从外到内任何零件都完好如初的电话亭。
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记者共看到有3人使用过公话。
3.深南大道:
白天公然将话亭当公厕
时间:14时30分至16时30分,次日14时至21时;路段:深南大道
深南大道从南头关至深南沿河立交至深南北环立交共266部电话,路北164部,路南102部。其中241部话机可以正常通话,9个听筒存在声音过小或者有杂音,16个有其他类型的问题不能正常使用。
电话亭大都集中在人员流动较为密集的地区,深南路华强北商业区段约1.5公里的距离,南北两面共集中了42部电话。园博园门口,一口气装上了6部新式公用电话,而离它不足10米的地方,还有两部电话备用。在换乘人口密集的南头新安古城站前,也有6部电话。而从深南路香梅路口到华富路口约4公里的距离人流相对较少,南北两面一共只有30个电话亭。深南路南侧从南头关至沙河东路,从深航大厦至香梅路口,一部公用电话也没有。
由于地域较广,电话亭的现状多有不同,自身款式不同,周边环境不同,甚至连遭受破坏的形式也是五花八门。
记者在赛格电子广场旁一电话亭的玻璃内饰上看到一层厚厚的去污液,用钥匙刮了几下发现:去污液盖到记号笔写的小广告,记号笔又重新在去污液上做“记号”,如此你来我往竟然有四五层。这种情况八成的电话亭都存在,这里更为典型。
金属底座和骨架,两边再嵌上透明塑料,这种电话较常见,市供电局东边的深圳机关第一幼儿园前的一个电话亭就是这种款式,只是两边的塑料外壳已不知去向。相比之下亚洲高级商务酒店前的电话亭更加惨不忍睹:不仅外壳被破坏,就连听筒也成了“双截棍”,黑色的听筒从中间稍靠上的地方断开,露出里边两根塑料包着的电话线,凭借这两根线才藕断丝连的保持着听筒下半段没有掉落到地上。
记者在市百货广场前环形天桥下一电话亭里坐测试的时候,一旁突然出现人影,左手拿一卷印刷品,右手撑开后拿出一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它拍在电话亭外壳上,顺势一抚完成了快速粘贴动作。当记者回过神时,年轻人已走出五六米远。
19日下午3时30分左右,世界之窗对面一处公用电话亭内走进一中年男子,进去不到一分钟就出来了。记者走进去一看:地上多了一滩尿迹!
在两名记者分两天分头对深南大道进行全程考察的10多个小时内,公用电话的使用频率相当不均衡。华强北、白石洲、大冲、南头这些地方的公用电话不时有人使用,其他路段几乎无人问津。
4.龙华民治大道:
近2小时仅有1人用
时间:上午10时至11时45分;路段:民治大道工业东路路口与宝民路口之间
这一路段,共有公用电话40部,东西两侧各20部。其中正常通话的有35部,一部话柄断裂,但通话正常,4部没有任何信号。在富威家具城门口有个电话亭架倾斜与地面成45度角,显得受过猛烈撞击。而在路东农村商业银行对面,电话亭与路灯杆之间竟然拉起了绳子搭上了衣服。
将近两个小时,记者仅在万众城宾馆路口看到一个人在使用公用电话亭。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万众城商业街内的两家公话超市内,打电话的人数几乎占了总话机的九成。而其中一家公话超市前,赫然打出了“国内长途5分钱每分钟”的招牌。
5.布尾村:
公话超市人满为患
记者晚上来到福田区布尾村,发现在总长度不到一公里的三条小街上分布着大大小小8家公话超市。其中超过10台电话,经营比较正规的只有3家,剩下一多半都设在便利店或者卖通讯用品的小店内。记者看到所有的公话超市上座率都在八成以上,一家较小的超市内还有两个年轻人在排队。
收费方面它们都打出国内长途每分钟1角5分钱的口号,事实上只有一家是名副其实的每分钟1角5分钱,其余七家都是10分钟前每分钟2角钱,10分钟后才是每分钟1角5分。
8时许记者来到一家规模较大的公话超市,同时进来一个手拿新款手机的小伙子,他冲老板点了下头就走进一个空包厢打电话,记者进了小包厢才发现和公用电话亭相比,这里确实是安逸多了:私秘性不错,还有凳子可坐,看到隔壁一位染着一头金发的小青年边聊边抽烟,记者才注意到每个小房间上边还有个排气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