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之吴向宏专栏
“五一”长假前本来想放松一下,谁知却在全球极具影响力的《金融时报》上看到一篇让我难以释怀的报道:印度最大的服务外包企业塔塔(TCS)的CEO拉玛多拉尼先生在参加博鳌论坛期间,发表言论,把中国的软件外包业大大贬低了一番。
这本来可以理解。印度现在是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业(也叫软件外包业)的最大供应国,垄断了全球70%的服务外包市场。其中,在最大的美国市场(总额250亿美元),印度更是垄断了90%以上。目前世界上所有其它的软件外包出口国,如菲律宾、乌克兰、俄罗斯等,或者国土太小,或者人力成本太高,都无法挑战印度的垄断。未来几年里,唯一有可能打破印度垄断的,就是中国。所以,印度公司的高管说几句中国负面的话,也算非常自然。
但有三点让我非常不快:第一,这位CEO先生的评论毫不客观。该先生称,在中国,许多资深工程师的收入比印度要高出50%至70%;中国的员工流失率高达18%,大大超出印度的10%;而且中国只有北京、上海和杭州这三个城市能够招募到软件工程师,换言之其它城市都没戏可唱。以上对中国的攻击,全部和事实相反。任何业内人士都知道,中国软件工程师的平均成本要比印度低30%-50%,中国软件工程师的平均流失率低于印度,而且中国也绝对不只是三个城市有大量合格的软件人才。该CEO先生的论调,不是颠倒黑白,至少也是以偏概全。贬低竞争对手达到如此背离事实的地步,已经违背了起码的商业道德。
第二,这位CEO先生,乃至他的公司塔塔,都是中国邀请来的客人。CEO先生是应邀来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而塔塔公司,当年是中国政府用优惠政策,大力请进来的“老师”。鉴于印度在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取得的巨大成功,从几年前开始,中国某些政府部门就不断组织贸易团组去印度考察,斡旋撮合,用国内市场、税收优惠等做吸引条件,并让国内有关机构提供配套资金,恭恭敬敬,把塔塔等印度公司请了进来,在中国合资建企业。这些合资企业有没有如很多善良天真的中国政府官员期望的那样,向我们传授印度的成功经验,我不了解情况,无法置评。但从《金融时报》的这篇报道看,这些合资企业却让印度人达到了另外一个目的:他们可以在全世界面前自称“中国通”,从而更加“有说服力”地贬低中国的软件产业了!他们可以对全球软件外包客户说:看,中国我们已经去过,比印度糟糕多了,你们就不必再去了吧!
第三,据《金融时报》说,该CEO先生是在“场外”向记者说上述话的。可以设想,在中国企业领袖云集的博鳌论坛,如果该CEO在公开论坛上发表如此言论,一定会遭到各种有理有据的反击。他却选择了私下向记者吹风,这就很容易让记者偏听偏信。老实说,这很让中国人有背后被捅了一刀的感觉。
塔塔的CEO为什么要用这样缺乏风度的手法来攻击中国?表面看来,没有什么理由。塔塔是一个世界级大公司,其规模、收入等远远超过任何一家中国软件企业。任何中国企业目前都不能从市场规模上威胁到塔塔。就中印两国整体实力而言,同样如此。在最大最丰美的美国市场,印度如前所述占有90%以上的份额,中国则不到1%甚至有可能不到0.5%。就算中国以光速在美国市场跑马圈地,也挑战不了印度的龙头老大地位。何况,这是一个本身容量飞速增长的市场,换言之,池子很大,足以容得下中印两条大鱼。印度人何必要对中国如此打压呢?
秘密在于:印度害怕的不是失去市场份额,而是失去超额垄断利润。通常软件服务业大公司的毛利润率在15%左右,净利润率在3%。而印度软件外包服务公司,如Infosys,其毛利润率高达42%,净利润率高达骇人听闻的26%。虽然中国并不会实质威胁到印度的市场份额,但是只要中国软件外包业向美国市场发起严肃的进军,只要中国软件业质优价廉的信息在美国客户当中流传开来,美国客户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印度公司降价,打“中国牌”,使印度的垄断利润迅速削减。
很多中国人,包括政府部门的个别人,很遗憾地没有看到这一点,没有认识到事情的焦点不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是为了保住垄断利润。当这些中国人还在一厢情愿地希望“拜印度为师”,认为中印可以在软件外包领域合作时,印度公司却为了那高达20%-30%的净垄断利润,正在欧美国家发起一场以打压潜在竞争对手为目标的商业造势运动。去年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印度软件产业的官方组织NASSCOM,在仅仅一个周末的时间里就花费了500万美元做宣传,其主题只有一个:印度是,而且会继续是服务外包的唯一选择。当印度人不断大力造势,不断在《金融时报》等国际权威报刊发表如本文所引的言论时,也就是在不断地、毫不留情地压缩着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生存空间。
(作者系国际商业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