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左)新书签售活动吸引众多广州读者排队。 王子恒 摄
本报讯(记者周祚、廖靖文通讯员文艺)昨天下午,红透半边天的《百家讲坛》“学术明星”易中天在广州购书中心为他的新书《品三国》下集举行签售活动。短短1个小时,易中天就签出了1500多本书。对于新书一个月内就售出160多万册的惊人现象,他说,“我原先对《品三国》的读者定位是35岁~5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但是现在8岁~88岁的读者都来买我的书看,我至今都还没琢磨出是怎么回事。
”
据悉,易中天来穗举行签售活动是央视《中国记忆-文化遗产博览月》宣传预热活动之一。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哲夫出席了活动启动仪式。由于读者非常热情,易中天不得不在签售的同时接受记者的访问。他用充满个性的语言回答了时下学界人士和网友对他的评价以及批评。
目标是“低门槛,高品位”
记者:社会上对你《品三国》一书的内容和风格争议不断,作为作者,你希望读者把你的书当成什么类型的书来阅读?
易中天:我的书既不是教材,也不是小说。读者想把它读成什么书,就读成什么书。
记者:有学界人士指出你《品三国》只讲故事,不讲历史,不关注人文。
易中天:听他们胡说!我的目标是“低门槛,高品位”,我是以15岁或初中文化水平的观众的角度进入,但是实际上的讲课效果却是中央党校学习的干部也很喜欢看,难道他们也是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吗?我很讨厌某些学术界的所谓专家,他们的某些意见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完全是放屁,放屁,放狗屁。我的读者上至88岁,下至8岁,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需求,“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可以了。
请资深史学家把关 “硬伤”
记者:许多读者批评说《品三国》中有许多“硬伤”,会不会在重印中加以修正?
易中天:我对待硬伤有三个原则:指出硬伤立即改正,学术问题从长计议,讲述方式不争论。《品三国(上)》为何会出现硬伤?是为了赶着出版。如果是硬伤,肯定要修正。这个问题,我已经交给了出版社编辑来解决。但是我们要搞清楚,不能你说是硬伤它就是硬伤。要由专家来核对,这次出版的新书《品三国(下)》,我们请了唐让之和金文明两位资深文史专家来把关。
《易中天品内衣》?伪书更伤脑筋
记者:你有什么新的出书计划?
易中天:暂时没有,太忙了!《品三国(下)》也还没录完。书先出来了,节目没做完。这主要是为了对付盗版。没办法,盗版太厉害了。保守估计,现在新书《品三国》的盗版书已超过150多万册。比盗版更伤脑筋的是伪书。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假借我的名义的书,如易中天品《红楼梦》、《易中天品金瓶梅》、《易中天品内衣》等。
记者:《品三国(下)》卖出了多少本?
易中天:第一次印刷170万册,一个月内现在已经卖出160万册,又要加印。比上集多了一倍。
自始至终要把读者放在心里
记者:历史学现在是个冷门学科,为什么像《品三国(下)》一类的讲述历史的书籍却如此畅销?
易中天:中国人一贯来就关心历史,一贯来就喜欢历史。历史电视剧、历史小说从来就没有断过。受冷落的是历史学科,一些历史著作也不受欢迎的原因是他们不把读者放在心里。自始至终要把读者放在心里,这是为什么我的书读者爱看。我写书的时候,写到某个地方,要考虑三个问题:一是这样写,读者有没有兴趣;二是能不能读懂,阅读有没有障碍;三是读者有什么地方要解释、深究。你把读者放在心里,读者就会把你放在眼里。其实我最早给我的书的读者定位是35岁~5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但是现在8岁~88岁的读者都来买我的书看,我至今都还没琢磨出是怎么回事。
记者: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经典解读的书籍。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易中天:百家争鸣是件好事。只有一个声音,就不是和谐社会。
记者:你觉得广州读者对你的书的态度和反应与北京、上海有什么不同?
易中天:广州的读者很热情。而且这种热情是一种含蓄的、慢慢流露的。你看今天的签售会,大家秩序很好,长龙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