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晚,法国人民运动联盟主席萨科齐在巴黎举行的庆祝集会上向支持者致意。法国4大民调机构在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束后分别公布的民调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第二轮投票萨科齐得票率在53%以上,罗雅尔得票不到47%。罗雅尔女士已公开承认竞选失败,萨科齐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新华社记者宋立东摄 |
新华网专稿:法国右翼人民运动联盟主席萨科齐5月6日在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中战胜左翼社会党候选人罗雅尔,最终当选法兰西共和国总统。
从萨科齐在竞选期间发表的言论以及当地舆论的分析评论来看,法国新总统将会对法国对外政策进行调整,而法国对中国的政策将更加理性和务实。
萨科齐于1955年1月出生在巴黎一个匈牙利移民家庭,拥有法学硕士文凭和律师执照。
早在1977年,22岁的萨科齐就当选为巴黎西郊“富人区”诺伊市的议员,开始了其政治生涯。
1976年,他加入了由希拉克创建并担任主席的戴派保卫共和联盟,接着先后当选为诺伊市市长和上塞纳省议员。
1993年3月,他开始进入内阁,担任“左右共治”时期右翼政府预算部长和政府发言人。
1995年总统大选中,萨科齐没有支持希拉克而导致两人不和,从而未能进入内阁;在此期间,他曾担任过一段时间保卫共和联盟的总书记和代理主席的职务。
2002年的大选中,萨科齐给予希拉克全力支持。希拉克总统连选连任后,萨科齐再次入阁、担任政府内政部长;
2004年3月的政府改组中,他被任命为政府国务部长兼经济、财长和工业部长,成为内阁中地位仅次于总理的第二号实力人物。
2005年5月,希拉克因全民公决《欧盟宪法条约》失败而更换内阁总理,萨科齐的地位未变、继续担任政府国务部长并兼任内政部长,他在当年年底发生的“巴黎骚乱”中采取铁腕政策,很快平息了席卷全国的动乱,显示了其治理国家的魄力和才能。
2002年由保卫共和联盟以及其他右翼和中右翼党派组建的右翼统一大党——总统多数派联盟(后更名为人民运动联盟),在立法选举中获胜,占据了国民议会中多数席位,萨科齐参与其中,2004年11月他当选这个执政党的主席。
今年1月,人民运动联盟以98%的选票支持萨科齐作为执政党唯一候选人参加本次总统竞选。3月希拉克宣布引退并且明确表示了对萨科齐的支持。萨科齐在竞选中提出“同过去的法国平静地决裂”的竞选口号深得人心,使得他在4月22日的大选第一轮投票中胜出进入决赛。他的得票率超过30%、达到31·18%,这是右翼候选人在历次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从来没有取得过的支持率。
萨科齐从政经验丰富、处事果断,是法国新一代政治领导人。不久前,巴黎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60%的被调查者认为,萨科齐是“法国政坛自戴高乐以来最伟大的人物”;一些媒体还把他比作“雄心勃勃的拿破仑”。
萨科齐传承的是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戴高乐将军以及其后的希拉克等老一辈法国右翼党派的政治信条和治国理念,然而,必须看到的是,他所面临的国内形势和国际局势,与其前任领导人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和深刻的变化,因此他接替希拉克出任法国总统并不轻松。从对外政策的角度看,法国正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法国的综合国力持续下滑。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法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法国GDP在最近25年中从世界排名第7位下降到第17位;法国人均财富的世界排名也由1995年的第5位下降到2006年的第13位;目前,法国的经济增长率为1·4%在欧盟各国中是最低的,而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则是最高的;法国的失业率也长期徘徊在10%的高水平上。可以说,法国实力的下降与其长远的战略目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第二、法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不断缩小。
2005年5月,希拉克提出法国通过全民公决来批准《欧盟宪法条约》,而公决的结果是否定了这一条约。这一结果不仅对希拉克本人是一个打击,而且导致法国在欧盟中的地位受到严重损害。随着欧盟不断扩大,一些来自中东欧的新成员对法国主导欧盟的地位也提出了挑战,而曾经是推动欧洲建设的“法德轴心”也由于两国领导人立场差异的加大而越来越失去了“发动机”的作用。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的汹涌浪潮中,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一个经济迅猛高速发展的时期,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同时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随之增强。法国认为,无论在争取产品和投资市场上还是在资源开发方面都面临着这些国家咄咄逼人的威胁。
第四、经历过二战的政治领导人已经纷纷退出历史舞台,而年龄在50岁上下的新一代法国领导人的资历是很难同戴高乐、密特朗或者希拉克这样的领袖人物相提并论的。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尚未被人知晓或熟悉,这就直接影响法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