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仲平通讯员贺引忠)今年,榆林市委、市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道路建设、沼气建设、卫生健康、农村教育、农民就业等“六大百姓工程”,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新农村建设。
实施农村饮水工程。为了切实解决生活在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南部丘陵区、北部风沙草滩区144.8万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榆林市政府决定:从2007年到2009年,利用3年时间筹措6亿元资金,着力打造这一事关老百姓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今年筹资2.4亿元,先行解决37.7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对白于山区无法找到水源的地区,通过每户建一眼高标准水窖解决;对居住相对集中的,建集中供水工程。
实施农村道路工程。榆林市目前还有70个乡镇、800个村没通油路。“十一五”期间,该市规划总投资31.2亿元,拟铺筑县乡公路1200公里,实现村村通油路。今年计划完成投资5亿元,新增通乡油路250公里,通村油路1060公里,实现7个乡镇、430个建制村通油路。
实施农村沼气工程。目前,榆林全市已建成沼气池4万多口,实施“一池三改”3.5万多户,建立农村沼气示范村280个。每年沼气解决了农民9个多月的炊事问题,相当于8万吨标准煤,群众建池用气积极性很高。今年全市安排资金7000万元,计划新建8立方米沼气池3万口,全市户用沼气达到7万口,农村沼气普及率达到10%。
实施农村卫生工程。今年,榆林将在全市建立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体采取三条措施:一是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新开工建设30所乡镇卫生院,力争到明年全市222所乡镇卫生院全部达标,医疗设备配置基本达到国家要求;二是今年全市百分之百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一步到位解决农村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健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市财政每年预算的医疗救助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
实施农村教育工程。目前,榆林12个县区已全面实现“两基”达标,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历史性改善,广大农村适龄儿童入学权利、入学机会得到基本保障。今年全市安排18733万元用于落实“两免一补”。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83个,投资4855万元,力争在两年内消除D级危房。科学合理整合和利用农村教育资源,规划城区学校布点,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实施农村就业工程。目前,全市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约70万人,2006年全市劳务输出人数为50万人,尚有2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今年榆林市委、市政府一是加紧完善政策体系,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城乡统筹就业;二是解决好清理和防止工资拖欠问题,建立全市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足额按时发放;三是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实施小时最低工资制度,促进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四是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高风险行业安全培训;五是加快推进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