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一大早,记者还在睡梦中徜徉,手机铃声暴响,原来是“五一”期间外出旅游的一位朋友刚下火车打来的,沙哑的嗓音中透着疲惫,全然没有7天前出发时的兴奋。“明天就上班了,看来只能在工作中慢慢调整了。”临关机前,朋友还无奈地加了一句。
撂下电话,记者不由想起每年春节回家探亲的时光。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以及通过他们认识的新面孔。“大酒一三五,小酒天天有”。惹得母亲也生起气来:“且不说酒多伤身,像这种状态,初八怎么上班?”
每年3个黄金周,经过几个月紧张的工作后,大家都在盼望着这几天早日到来。除了例行的值班外,大部分人提前做好了各自的打算,把这7天安排得满满当当,但比起几年前刚开始“遭遇黄金周”时的躁动,已经理性了很多。
选择外出旅游尤其名山大川等长线项目的人大都早做准备,也有的选择短途乡村游,甚至无目的地旅游。说到底,就是离开城市,以散心为主。
有的人属于“闷头大睡型”。但俗话讲,觉没根,越睡越深,搞得头天上班还是呵欠连天。
也有的人属于“运动过度型”。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亲情友情。但有的人平时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场地锻炼身体,就把7天假期塞得满满的。“1日游泳、2日打球、3日自驾游、5日踢球……”搞得比上班时候还累,头天上班又回到原来的轨道,腰酸腿疼,好几天缓不过劲来。
其实,大家都有共识,这几种过节方式都不值得提倡,但又没有一个明确的理念来指导如何度过黄金周。
有专家建议,要提倡并形成科学、健康、理性的节日观念,不是一朝一夕所为,社会学者、卫生保健等有关部门应该依据自身的研究范围,引导人们合理安排假期,科学、文明地度过黄金周,以精神饱满的良好状态迎接新的工作日。
|